睿奇书屋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81(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沈凌之摇头,“不是镇上买的,是去山上捡栗子的时候顺带摘的野山枣,味道没有红枣那么甜,但做成月饼味道也不差。”

林樾这才想起山上的野果子,八月中旬,确实有野山枣了,估摸着桂花儿也开了,“我记得之前我们去山上捡菌子的时候还瞧见了几棵桂花树,可开花了吗?”林樾说。

沈凌之嘿嘿一笑,“哥哥你记性真好,我摘了不少桂花,正等着做桂花糕呢。”

两人站在角落里说话,那边的宋寻春早就等不及了,连声催促他们,“快进来吃饭,你们爹都都坐着了,就等你们俩呢,要说什么也等吃完饭再说。”

两人这才回了灶房,从县城回来的时候刚吃过东西,林樾这会儿并不怎么饿,只吃了两口菜就搁下了筷子。

饭后,一家人搬着桌子去了院子里,将方才煮好的毛豆,炒的板栗,瓜子,还有月饼,茶水都端出去了,一家人难得的惬意悠闲。

沈淮之考中秀才,今年就不用再担心秋税了,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担心徭役和征兵,宋寻春还记得前年临水村的汉子服徭役是去修河渠,去了几十人,最后没了一个年轻人和两个叔伯,都是病死、累死的。

那次沈正初也去了,万幸沈淮之当时还没满二十岁,不用服徭役,不然宋寻春真的不敢想象家里的日子会有多难过,今年总算好了。

一家五口就这样坐在院子里,吃吃喝喝,林樾时不时地说一些在府城的见闻,尤其是客栈免了一天房费的那一段儿,宋寻春和沈凌之百听不厌。

在听到沈淮之还有一身雀顶蓝袍后,两人更是激动极了,尤其是沈凌之,当即开口:“哥,你快去换上给我看看,我和娘都没见过呢。”

沈淮之耐不住他的央磨,起身就要回屋去拿衣裳,刚往前走了两步,就听到院外有人叫他。

“淮之,你们在家吗?”

声音听着有些耳熟,沈淮之转身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果然是个熟人,村长沈广初,从沈广初家租借来的骡子此时还在院子里吃草呢,沈淮之连忙将他引进来。

“广叔,您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沈广初刚进院子,就瞧见沈家四人正坐着吃茶,心里有了点儿底,笑着对沈正初道:“听说你们从府城回来,特地来问问淮之,可考中秀才了?”

沈正初哈哈大笑了两声,“蒙您照顾,还特意借了我们骡子,淮之小子考中了,今儿刚去县衙登记过。”

沈广初也跟着笑,这村子里出个秀才可了不得,尽管不是他家出的,但也是亲戚,“好,淮之果然有出息,咱们老沈家算是祖坟冒青烟儿了。”

沈正初高兴了一句,这会儿又谦虚上了,“也就是侥幸罢了,这小子读了十几年书,总算有了点名堂,可惜也就是在咱们小地方稀罕,不像府城里到处都是秀才,大家都见惯了。”

沈广初没接这话,又笑着夸了沈淮之好几句,这才说起正事,“我今儿来是想和你们商量个事儿,这按照规矩,要是村里有考中秀才的,那都是得开祠堂,祭祖上香的,明儿我先去通知一下咱们村里人,后天一早就去祠堂如何?”

村里的祠堂并不单是沈家的,里头还供奉了村里其他姓氏的祖辈,一年也就过年的时候会开一回,上香烧纸。

沈正初听完果然高兴,同时也在庆幸,幸好当年他没松口,愣是分家出来了,不然淮之这书能不能读上还两说呢。

“都听您的,淮之这事儿让你这做叔叔的也跟着忙前忙后的,您放心,后天天一亮我们就去祠堂,这贡品香烛也不用您操心,我们从家里带过去。”

沈广初哪能答应,“这像什么话?你们人来就够了,其他都不用管。”

两人又是一番你来我往,最后才各让一步,沈家带一部分,剩下的村里准备。

天快黑了,沈广初也没多留,临走前拍了拍沈淮之的肩,“好小子,叔就知道没看错你咱们村儿总算有个秀才了。”说完就笑着走了。

等沈广初走远,沈家人才反应过来,他家的骡子还在院子里呢,就这一个月都借了两回了,尽管给了钱,但给的那点儿也就是一个心意,以后得找个机会把这人情还了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