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初看了一眼还在吃草的骡子,开口道:“今天就算了,有些晚了,明儿一早,淮之你和樾哥儿出门的时候顺带牵上骡子,还有骡车一起送去还给你广叔家。”
沈淮之点头,“爹,我知道了。”
眼看天色不早,沈家人便各自忙活起来,今日刚到家,沈淮之就和家里人商量了,明儿一早要去榆水村看望老高秀才,顺带给他和林樾父母报喜。
这上门总不能空手去,今儿又正好是中秋,林樾便打算再做一些月饼,再带上之前买的糖和酒送给老高秀才,至于自家,除了月饼,就是之前在府城给他娘买的镯子,他给林杨做的衣裳,还有给他爹的一壶酒。
沈淮之则回屋抄书去了,放榜的时候,他特意全都瞧了一遍,此次游江县考中秀才的人并没有他的几位同窗,这次去看望老师,他便打算抄一本书带去送给小高师兄,也算他的心意,幸好“时文”字数不多,不然今晚也没法抄完。
翌日一早,林樾和沈淮之就拎着东西出门了,踏进榆水村的那一刻,林樾突然有些想哭,明明嫁人四个月不到,怎么像好几年没有回家一样?
沈淮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低声道:“咱们快些走,万一爹娘下地去了,我们该碰不上了。”
林樾重重点头,大踏步往家里赶。
他们回来的突然,林樾推开家门,林远和林杨父子俩刚好要出门,一抬头就看见林樾进来,林杨眨巴了两下眼睛,连忙大喊,“娘,娘,我哥回来了。”
随后就跑上前迎接林樾,“哥,你这次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吃早饭了吗?”问完也不等林樾说话,拉着他就要进灶房,留下后头的林远和沈淮之面面相觑。
林远上下打量了儿婿一眼,瞧着不像发生什么事儿的样子,招呼道:“回来就好,我们都盼着你们回家里,快别站着了,进屋去,让你们娘给你们做早饭吃。”
然后林远就转身回灶房了,也不知樾哥儿吃早饭了没?前两天他娘还做了燕麦炒面,是樾哥儿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林杨,去堂屋拿你娘刚做好的燕麦炒面来,你哥从小就爱吃那个,还有糖也一块儿拿来。”
林杨点头应了一声,转身就跑出去了。
等林樾吃上冲泡好的炒面,周问兰才开口道:“怎么回来的这么突然,也不提前说一声,家里什么都没准备。”
林樾轻哼了一声,“那我就想现在回来啊。”
周问兰白了他一眼,“要是早说,昨儿我就让你弟去镇上割两块肉,再买条鱼回来,罢了,现在去也来得及,可有什么要吃的零嘴儿,让你弟顺道买回来。”
问完又看向沈淮之,语气柔和了三分,“这炒面可吃得惯,要是吃不惯就放着,等会儿吃别的。”
沈淮之点头,“吃得惯,谢谢娘,您快别忙了。”
“就是,娘你快坐着歇会儿,不用做别的了,吃炒面就够了,等会儿我们还在家吃午饭呢。”林樾说。
林樾两人吃完炒面,周问兰才轻声问道,“这次回来家里可要多住两天?”
林樾把碗递给林杨,招呼林杨再给他冲一碗,然后笑着凑到周问兰身边,“娘,我们这回来是来给你们报喜的,淮之考中秀才了。”
周问兰有些意外,随即笑道:“是吗?哎呀,这可真是大喜事儿,等会儿得好好吃一顿,咱们一家人高兴高兴。”
林远看向沈淮之的眼神里也尽是满意,“淮之有出息,你们要好好过日子。”
沈淮之立马保证,“爹,您放心,我和小樾会好好的。”
林樾有些害羞,扭头看着沈淮之道:“你可要现在过去老高秀才家?等会儿晚了。”
问完又看向他爹娘,解释道:“爹,娘,淮之这次过来还要去老高秀才家报喜,等会儿再回来吃饭。”
林远点头,“是该过去,昨儿遇见你高叔,听说老高秀才身体不大好了,樾哥儿,你也跟着过去瞧瞧。”
这话一出,沈淮之顿时紧张起来,他回家不过一旬,怎么就这么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