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官这方面,理论知识她已经有了,只是……苏凌含笑点一点头:你努力读书,不就是为了有参加科考的机会么?程寻没有说话,心说也不全是。她是对上学读书有执念,她没有官瘾,对做官的兴致一般。她想了想,问道:会把我派到外地去吗?像我大哥那样?像姜成那样?一等士子和三等士子,还是不一样的。苏凌笑了笑,你自然是要留京的。他也不舍得她下放到外边去。他又道:父皇前几日给了几个选择,你要不要听一听?要。崇文馆校书郎、东宫长史……苏凌一面说着,一面觑着呦呦的神色。他希望她能得到她该得的,不过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让程寻留在东宫。皇帝并不想真的让程寻入朝为官。毕竟本朝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崇文馆隶属东宫,崇文馆的校书郎掌管典籍,东宫长史……程寻抬头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东宫长史是七品,校书郎是九品。她皱了皱眉:我不是嫌官小啊,我只是奇怪好像都是和东宫有关。这是皇上的意思么?苏凌缓缓点头:是。他犹豫了一瞬,续道:以前没有先例。我知道,我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嘛。程寻笑了笑,让我选择吗?她有点不敢相信。苏凌笑笑,算是默认。程寻缓缓踱来踱去,以她自己来说,如果硬要在东宫长史和崇文馆校书郎中做选择的话,无疑她更中意后者。只可惜品级低的有点多。苏凌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本来我以为会有崇文馆学士……这个不急。程寻摆手。崇文馆学士掌管典籍、教授学生。她自觉以她现在的学识,去教授别人,还差了那么一点。不对,现在最要紧的,难道不是皇储未立,还没有东宫太子吗?思及此,她扭头看了他一眼,心想,这是她不管怎么选,都要做他的属官啊。是不急,皇储未立,你还有时间慢慢考虑,也可以和家人商量一下。苏凌笑了,你大概要成为大周的第一个女官了。他声音极轻,可程寻却听得心头一热。电光石火之间,她心念如潮,迅速转过身,直视着他,一双黑眸写满了热切。她不由地问:第一个?那么是不是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么一想,她责任重大啊。苏凌微微一笑:博学宏词科不限男女,那么有了第一个之后,肯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他挑一挑眉,笑道:你没有听说么?近来京城里不少人在为自家女儿寻找女夫子。可惜的是,女夫子不多,真正博学多才的女夫子更少。程寻怔怔地摇头:我没有听说啊。她一颗心砰砰直跳,仿佛真的看到多少年后,女子地位提高。想到这儿,她不自觉又想到了系统,想到了。她心口一紧,忽然问了一句:苏凌,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刚相识时是另一番光景的话,我们现在会如何?里,呦呦和苏凌没什么交集,反而是和杜聿的来往要多一些。苏凌一怔,不料她会有此疑问。他脑海里飞速闪过他们初遇的场景,轻笑道:没有如果。呦呦,没有如果。虽然他们的熟识和相恋与误会分不开,但他想,这些都是早已注定的。他注定了会和她一直在一起,谁都分不开。—当朝臣再一次上书请求立太子时,皇帝沉默了片刻,下旨令礼部着手准备。苏凌近来很忙,行云阁的课程暂时告一段落。程寻也先行回了书院。她回到书院,最欢喜的莫过于母亲雷氏。雷氏亲自下厨做了几样女儿爱吃的小菜,看女儿吃的欢喜,她也露出了笑容。尽管雷氏厨艺平平,可程寻依然赞不绝口。饭后,她同父母兄长说起了皇帝要授予官职一事。崇文馆校书郎和东宫长史,哪一个好些?更适合我?程启皱眉:授予何等官职,要看圣意。他心说,这是你觉得合适就行的吗?程寻一笑:二哥,就是圣意让我选的啊。她简单说了苏凌的意思,自己先道:虽然校书郎官职低一些,不过我自己更中意这个。我喜欢和书打交道。程渊沉吟片刻:呦呦,你真要入朝为官?啊?程寻不解其意,她想了想,轻声道,朝廷选拔人才,我考了一等头名,是要做官的。程渊失笑,轻轻摇头:不是这么个理儿,咱们家自你曾祖父起,就没出过白身,但是在朝为官的并没有几个人。我知道。程寻点头,站的规规矩矩,曾祖父说,不做能臣,就做良师。所以曾祖父、祖父、父亲……她又瞧了二哥一眼,还有二哥,参加科举却不出仕,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如今在朝为官只有二叔和大哥。程渊缓缓点一点头:的确是这样。程寻又道:爹爹,我是想过将来去开一家书院的,可是,现在,我想试一试别的路。她说着眼中闪着热切的光:爹爹,宫中藏书,比咱们书院文库里还要多很多。还有,朝廷承认了我的身份,同意了任用女官。我若是推辞,岂不辜负皇上的美意?呦呦,你终归是要嫁人的。程渊轻叹一声。二哥也娶妻了啊,二哥娶了嫂嫂之后,继续还在书院,并没有什么变化啊。程寻道,再说我还小呢,成亲也不急在一时。程启忽道:说起来,前几日还有人打探你,想要上门提亲。不不不。程寻连连摆手,我的事不急,全都推了,说我已经许了人了。看她紧张的模样,程渊不禁笑了:急什么?不会把你乱许人的。不过,程渊有些不理解。距离去年苏凌上门为自己求亲,也有快一年了。到现在也没有正式文定。他瞥一眼女儿,心说,如果早早定下了,或许她现在也就不用考虑是否做官、做什么官了。—程寻连着几日看系统出现的的内容,越看越不好受。里,苏凌同样刚到书院没多久,就和人私斗,自行住在了文库旁边的小舍,同样在骑射课上技压全场……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仅仅一笔带过而已。写的更多的是呦呦,是杜聿。呦呦发现了杜聿的秘密,知道他家境贫寒,知道他母亲就是膳堂打饭的焦大婶。两人因为这个秘密渐渐熟悉。……程寻隐约觉得,里的呦呦,并不是她。虽然都是来自未来,可她总认为,她们并不是同一个人。的呦呦,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