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也模糊了许多。—程寻一直留神看着这边,虽然知道苏凌箭术高超,可依然忍不住为他担忧,一颗心也被紧张攥住,提的高高的。此刻见双箭齐中,她心情大好,忍不住轻拍了一下手掌:好!杜聿瞧她一眼,也跟着高声赞道:好得很。皇帝哈哈一笑,长舒了一口气。他并不知道怀思擅长箭术,但这并不妨碍他心里高兴。霎时间掌声雷动,人人叫好。尤其是宋大人,更是面露得色。似乎他不是二殿下的策论夫子,而是二殿下的教习师傅一般。在喧闹声中,苏凌缓缓走向乌维,低声道:得罪了,这第二题,算是答出来了吧?他吩咐内监: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帮乌维大人收拾一下?内监匆忙上前,接过乌维手里带箭的桃子,又给他净手。乌维任他们摆弄,视线却紧紧锁在大周的二皇子身上,他咬牙:自然算。苏凌冲皇帝施了一礼,慢悠悠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乌维收拾好后,定一定神:乌维先时听说大周人才济济,可为何两次答题的都是大周的皇子殿下?莫非其他人等都是庸人么?众人微怔,当下有不少人颇为汗颜。苏凌微微一笑,应声道:乌维先生有所不知,在场的诸位,俱是我大周一等一的人才。可惜胡渚出的题目太过容易,原也不需劳烦他们。乌维摇头:二殿下学识渊博,乌维敬服。只是乌维此次前来,是要向大周的人才讨教的。改日机会合适,才请教二殿下吧!这位大周的二殿下像是提前知道了他们的题目一样。一次是偶然,可两次就不是了。原本乌维对这三道题目很有信心。然而接连被答出两道,还都是同一个人,这让他难以接受,大受打击,甚至准备好的第三道难题也不敢轻易拿出手了。当下要紧的是,剥夺这位二皇子的答题资格。——苏凌只是一笑,并未回答。皇帝饶有兴致看着乌维:你倒是说一说,第三道难题是什么?怀思接连答出两道,皇帝信心大增,以至于对第三道也不大放在心上。乌维目光沉沉,扬声道:呈上来。众人齐齐向殿门口望去。只见两个胡渚人举着一块高约二尺、宽约五尺的红色木板走了进来。那木板的背面是花鸟图,正面则红底黑字,写的满满当当。不知是谁发出一声低呼。程寻定睛望去,略扫了一遍之后,心下讶然。她看向杜聿:?这分明是的上篇啊。杜聿皱眉,眼中亦有不解:怎么会是呢?却不知道胡渚使者出的题目是什么?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胡渚使者抬着中的篇章进来是做什么。皇帝直接问道:这就是第三题?回大周皇帝陛下,这就是第三题。乌维指着木板,扬声道,不知道给一炷香的时间,在座的大人能不能准确背下木板上的字。木板上什么字?木板上不就是吗?在场的诸位,又有哪一个不识得?宋大人哈哈大笑,你这第三题,我看还是不出了吧?众人纷纷附和,可不是?虽说本朝重儒,可是在场之人又有哪个没读过?原以为这第三题会是什么刁钻古怪的题目,没想到竟这般容易。众人俱是胜券在握的模样,连杜聿都忍不住轻笑一声,对程寻道:胡渚人似乎很喜欢。三道题目,两道出于此。你会背吗?程寻没有回答他的话,因为此刻她面前那个绿色的logo上的小红点正一闪一闪。她怔了一瞬,对于这个一直在她面前晃动,随着她的走动而走动的logo,她已经做到视而不见了。可这个时候,它闪啊闪的,强迫症真的受不了。她眨一眨眼,望着面前陡然出现的:是否开启‘一目十行’技能?她轻轻摇一摇头,手指正要点上否字,胳膊被杜聿轻轻拍了一下:你不会?杜聿异常惊讶,程寻不会吗?这在书院虽然不是重点学习的科目,可是以程寻的学识,不应该不会啊。胳膊被轻拍了一下,程寻手一抖,原本要点向否的手指,向旁边划了一下,堪堪点中是字。她啊呀一声,颇为懊恼。怎么了?杜聿不知发生了什么,连忙问道。程寻忙摇头:没什么啊。她看向木板,果然,开启了一目十行技能后,真的一眼十行,就印在脑子里。一眼,两眼,三眼……就跟相机照了下来,放在了眼前一样。她闭上眼,就是一行一行的字。果真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啊。程寻轻轻叹一口气,以为修好了呢。怎么这技能还是这德行?也是,她原本就不该信任这个系统的。被这个垃圾系统坑的还不够惨吗?—说是给一炷香的时间记,然而真正专心去记的并无几人。大家太熟悉了,几乎人人都认定了此举他们必赢无疑。估计胡渚使者是破罐子破摔了吧?不过杜聿依然目光灼灼盯着木板,尽管他通晓,可他并不能完全放心。他隐隐觉得不会这么容易,或许胡渚使者在哪里改了个别字,就是看他们大意,想使绊子。程寻虽然也跟着看向木板,可是并不认真。她记得很熟,张口就来。现在这木板,又让那个一目十行的技能给照相一样,经不成经,文不成文的,十行十行印在脑海里。她看木板,都觉得头疼,心口憋闷,干脆移开了视线。—一炷香的时间过的极快。那块木板被人扭转了方向,花鸟图那一面朝向众人。乌维深吸一口气,含笑说道:一炷香时间已经到了,不知道这第三道难题,在座有谁能答得上来?皇帝哈哈大笑,自信满满:这第三题,在场诸人,人人皆能答出。乌维笑笑,神色不变:是吗?那就请大周高人赐教了。他话音刚落,此次博学宏词科的一等二名高岩就站了起来。高岩今年二十五六上下,眉目修长,极为清俊。他理了理衣衫,笑道:在下高岩,算不得什么高人,在座诸位,人人都比在下厉害。我算是最不中用的了,就让我来回答一下这第三道难题吧。乌维一笑,眼神晦暗:请阁下赐教。这是老子的名篇的上篇,共37篇。高岩清了清嗓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