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娇娘: 首辅娇娘 第113节二人正往客房去,就听见大堂内传来考生们激动不已的声音。
哎,你们听说了没有?京城要重开国子监了!
真的吗?谁告诉你的?
这还用告诉吗?皇榜都张贴出来了!就在府衙门口,不信你们自己去看!成绩优异的生员经过府衙的举荐,便有机会进入国子监。若是在乡试中一举拔得头筹,那不必举荐就能搬去国子监!
生员就是秀才,一般来说,小三元都能得到举荐的机会,若是没有小三元,得了案首也是有机会的。
冯林拉了拉萧六郎的袖子:六郎,你得了两个案首呢!
尽管院试因为某些缘故与案首失之交臂,可他依旧是优秀的廪生啊!
冯林拍大腿道:哎呀,早知道你当初就不该要那一千两银子,怎么也得重考一次!你要是考上小三元,就必定能去国子监了!
国子监是昭国最高学府,天下学子莫不以进国子监为荣。
萧六郎的神色却很平静。
他站在楼梯上,听着大堂中的考生们热议。
但是国子监不是陛下亲自下旨关闭的吗?因为当初烧死了少年祭酒。怎么突然又重开了?
是庄太傅率领多名肱骨大臣跪在金銮殿外,跪了三天三夜才总算令陛下动容了。
庄太傅真是昭国忠臣啊,当初陛下下令关闭国子监,但凡劝诫者都被陛下处罚了。
庄太傅没被处罚吧?
这么为国为民的好官,考生们都不希望他惹祸上身。
怎么会?要是处罚了也就不会重开国子监了。
考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得热火朝天。
萧六郎露出了狐疑且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很快没了听八卦的心情,面无表情地回了屋。
林成业的东西已被周管事派人收拾走了,萧六郎只把自个儿的收拾了,客栈的食宿周管事已经结清了,不必二人再掏银子。
夜里,冯林想去吃省城有名的小吃。
来这儿这么久,为了不把肚子吃坏,吃的全是小厨房做的菜,我憋坏了!冯林委屈地说。
陪萧六郎去府城考试时,冯林半路瞎吃闹了肚子,虽是有顾娇给的止泻药,可到底吓坏了。
乡试非同小可,为避免重蹈覆辙,他们几个一直相当忌口。
萧六郎正巧想给家里人买点东西,便答应了冯林。
省城的街道又宽又长,四辆马车并驾齐驱都丝毫不会拥挤,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真真是一派繁华的景象。
冯林看着小贩手中的彩灯,羡慕道:省城真热闹,比咱们县城热闹多了,府城也没这么热闹。
萧六郎嗯了一声,算是给了他回应。
冯林憧憬道:你说,京城是啥样?省城都这么热闹了,京城会不会更热闹?京城的街道会不会比这更宽、更长?马车更多?铺子也更大?
嗯。萧六郎再次嗯了一声。
冯林古怪道:你嗯啥?弄得像是你去过似的!唉,我可真想去京城啊,做梦都想去,只要能去一次,这辈子都死而无憾了!
萧六郎淡淡地说道:京城有什么好的?是非之地罢了。
冯林叹息着摇头:你没追求,你不懂!
国子监是所有读书人的圣地,若说冯林从前是只有六分想去京城,如今则是十分,平生若能进国子监走一遭,便不枉他寒窗苦读十多年。
不过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以他的资质根本考不上,也不会被府衙举荐。
省城的特产是麻糖与驴肉。
冯林对糖不大感兴趣,驴肉倒是挺馋,二人来到一家老字号驴肉店,来了两碗驴肉汤、两个驴肉火烧,并一小碗红烧驴肉。
俗话说得好,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驴肉只要做好了,那是能香一整条街的。
冯林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红烧驴肉:哇,真好吃!
萧六郎被顾娇的手艺惯刁了嘴,此时也觉得这顿驴肉不赖。
吃过饭,二人叫来小二结账,却被告知已经有人给他们结过了。
谁呀?冯林问,难道是林成业?不对呀,那小子不是回府了吗?这么快就溜出来了?还跟踪他们到了驴肉店?不和他们同桌吃饭,只暗地里买单?
小二笑着道:是一位姓刘的老爷。
萧六郎的脸色冷了下来。
冯林看向萧六郎:你认识?
萧六郎淡道:不认识。
小二又笑道:刘老爷说了,他在醉云楼设了小宴,款待萧公子与您的朋友,恳请萧公子赏脸。
啊,我当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又一个想结识你的老爷。萧六郎府试的八股文太优秀,这一路没少碰到想上前结交的人,冯林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位刘老爷也是其中一个。
你去吗?冯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