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这美貌有何用: 我要这美貌有何用 第17节皇帝蹙眉,挥一挥手:来人,带她去换身衣服。
一旁的魏淑妃神色温和,连忙吩咐身后宫人:愣着干什么呀?还不快去?
立刻有宫人上前,引领着沈纤纤离开瑶光殿,先去更衣。
薛贵妃环顾四周,故作惊诧地问:怎么不继续了?
短暂的安静后,殿内再次热闹起来,仿佛刚才的小插曲根本不曾发生一样。
四皇子重重叹息一声,而大皇子则连饮好几杯酒。
此时,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映着天上点点繁星。偶尔有微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
夏日衣衫单薄,湿衣沾身更是难受。
沈纤纤一步一步跟在宫人身后,肩头冰凉,心里更凉。
果然天下根本没有真正容易的事情。有晋王在跟前还好,他若不在,以她的身份,还真是难以保全自身。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他,她又何须面对这些?
沈纤纤跟在宫人身后,小声问:不知这位姐姐要带我去哪里换衣服?
宫女脚步微顿,笑问:姑娘自己带衣服了吗?
没有。沈纤纤摇一摇头。
哪有进宫赴宴还带衣服的?连个随从都不能带,总不好一路抱着。
是啊。宫女声音温柔,所以只有将奴婢没上过身的衣服暂时借给姑娘穿了。
沈纤纤闻言点头:如此便多谢姐姐了。
宫女笑着摇一摇头:区区小事,不必道谢。姑娘不在宫里,有所不知。贵妃娘娘一向不允许有人与她衣衫相类,连我们娘娘平时也要避其锋芒。
事关宫闱内事,沈纤纤不便评价,当作不曾听见。她只暗暗想着,也不知晋王回到瑶光殿中,不见了她,会做出什么反应?
事实上,她刚离开不到半刻钟,晋王就已回到殿内。
他第一眼看去的就是沈纤纤所在的方位,却不见佳人芳踪。
萧晟眉心微蹙,耳畔只听得皇帝问道:小九折柳回来了?快来点额吧。
宫女捧着银盆,半跪在魏淑妃旁边。
萧晟随意用柳枝轻蘸了一下盆中水,枝头轻点婴孩额间。
一旁的司礼官高声唱着:礼成。
下一步是随喜,需要在场亲戚年纪由高到低,轮番为婴孩添福。
当下就有大长公主出列上前,含笑盈盈。
而晋王却沉声问:皇兄,不知我的人去哪里了?
他也不问旁人,直接问皇帝。
皇帝神色如常:啊,你说那个沈小姐。她不小心弄湿了衣衫,宫女带她去更衣了。
萧晟第一反应便是不可能。弄湿衣衫?她哪有那般蠢笨?但视线偶然掠过一旁身着绿裙的薛贵妃,电光火石之间,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他冷眸微眯:是么?那还真是不小心了。
薛贵妃咯咯一笑,娇俏极了:那倒也不全是,是本宫心性窄,见不得旁人跟自己衣裳一样。所以只好委屈沈小姐了。王爷不会怪本宫吧?
晋王哂笑,语调微凉:原来贵妃娘娘也知道自己心性狭窄。
也就是刚才他不在,欺她身后无人。
一想到小姑娘可怜巴巴,被逼着更衣,晋王面容冷冷地绷了起来。
打她的脸,无疑就是在削他的面子。
薛贵妃笑意顿消,她可以自嘲心性窄,但晋王一个大男人怎么能赞同附和还着重强调?不应该礼貌性地退一步把责任揽到自家人身上吗?
大好的日子,皇帝不想横生枝节,匆忙打圆场: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这次委屈了她,待会儿朕赐她几匹绸缎、一些金银也就是了。
萧晟并不顺着这台阶下:晋王府难道缺这几匹绸缎么?
小九不要胡闹。你先回座位去,让她去换身衣裳而已,很快就回来了,又没真的难为她。皇帝微微蹙眉,你今天把她带过来,朕还没说什么呢。
说着皇帝又吩咐一脸尴尬的旁人:继续继续,轮到谁了?
随喜还在进行,薛贵妃拽一下皇帝的衣袖,表达不满:皇上,你看晋王他……
皇帝温声安抚:唉,这件事你也有错,方才完全可以说是要赏赐她新衣,顾全彼此颜面的嘛。
——当然,他之所以不曾阻止,是对小九和薛家闹些小矛盾乐见其成。对于皇帝而言,权臣和睦可要比不和,更让他头疼得多。
轮到大皇子添福时,却不见他的踪影。
皇帝皱眉:他人呢?
四皇子连忙说明:回父皇,大皇兄方才多饮了几杯酒,恐御前失仪,就出去吹风醒酒了。
也不看看今晚是什么场合,竟然能喝多!皇帝摆一摆手,算了,先不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