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说:这个建议是好的,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通晓经书子集的人招进来,再想别的。标儿啊。这三个建议,你去拟旨。这个考试年龄还要规定一下,十五以上吧。要求已读四书五经的人,方许入官学。
朱标拱手:是。
朱柏知道争辩也没有用,因为老朱的出身限制了他的眼界,便说:行吧,那也免了三个月了。
老朱对朱标使了个眼色。
朱标对朱柏说:十二弟,你这个字真的要练一下了。
朱柏脸上还顶着他自己写的字,真的是一言难尽……
朱柏脸又皱得像个苦瓜:刚刚不是说好了……
老朱翻白眼:咱只答应咱不念叨,没说你大哥不能。长兄若父,这三个月,就让你大哥来替咱监督你。
朱标微笑点头:十二弟,每天三篇字。
朱柏:大哥啊,你也跟着父皇学坏了。
老朱不理他,问朱标:下去宣传的这个人选谁好?
朱标说:十二弟就挺好,反正他能说会道,而且也要下去巡查官牙所,顺便就把这事办了。
老朱点头:是,他确实是最佳人选,就是太小了……
之前一次出去,他差点被人掳走,咱实在不放心。
朱柏低头玩着自己的腰带,压抑着兴奋。
其实他很想去!!
总待在应天,他的计划怎么布局?怎么实现?
可是他不能表现出来,让老朱察觉,不然老朱会起疑不让他去了。
朱标迟疑了一下:张玉大人带两百兵马司精兵,加上富贵公公带内侍高手十人贴身保护,再命沿途卫所,在外圈保护,应该不怕了吧。
朱柏立刻说:卫所就不必了。儿臣不想太兴师动众。再说要是两百多个精兵没办法保护我一个,说出去叫人笑话我大明。
老朱想了想说:嗯,等咱再好好考虑一下。反正要举行科举也要两三年才能考完一次。不着急这一时,先把主考和规则定好。
朱柏:让儿臣去哪里都行,只要不叫儿臣练字背书。
老朱瞬间恼了,咬牙:就算你去天涯海角,也得给咱把文房四宝和四书五经带上。每日写三篇字,背诵半本书。回了宫,咱要一起算账。
朱柏歪头:啧,好好的,怎么还恼了呢。
-----
此次科举的细则一公布,李善长家就被踏破了门槛。
这几年察举贤才虽然依旧在进行。
可是每回举荐的名单交上去,就没有下文了。
老朱明显就不打算用这些人。
吏部选人,也要老朱点头。
如今想再入仕为官,真是难上加难。
开了科举就不同了。
只要是开了新路子,就有办法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