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多日的杜清昼。
新科状元郎、御史台御史杜清昼,站在昏暗的雨夜里,站在全副武装的叛军之中。
太子浑然不觉张九龄的不对劲,急切地继续说:杜御使与我一向投机,我待他如知己良朋,他来传信,我自然深信不疑。
眼神相交,张九龄的眸子里都是惊痛,杜清昼的脸色也刹时惨白,他是个聪明的少年,立刻明白,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这些天,他假意结交亲近寿王李瑁的右神策军将领秦随,昨日酒过三巡时,秦随醉得不省人事,身上掉出了一封书信。
看到那封书信,少年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以为自己不着痕迹地周旋在那些人中间,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他可以做出一件大事,让老师看一看,他并不比裴昀差。
杜清昼勉强昂起下颌,努力想要维持最后的镇定和尊严,声音却在发抖:老师,是我传的消息。
雨落如麻,电闪雷鸣。
这一刻,张九龄终于明白,这是一个局,一个为他而设的局。
八
雨还在下,宫中的混乱却停了下来。
叛军束手就擒,浑身湿透狼狈的太子被侍卫的刀刃架着,绑到天子面前,跌跌撞撞地哭喊:父皇——!
李隆基脸色铁青,勃然大怒抽出腰畔的佩剑:逆子!
我……我是被人陷害的!太子跪下来颤声求饶,却见李隆基手中的陨铁剑猛地朝他刺了下来!
啊!太子一声惨叫,却没有预想中的鲜血飞溅——张九龄跪了下来,死死握住李隆基手中的剑:太子束手就擒,前来负荆请罪,今夜兴兵之事还有隐情!请陛下听臣一言。
隐情?帝王脸色阴沉得可怕,再转头看张九龄的目光中,除了怒意,更带了冰冷的猜忌:爱卿教出的好学生,和朕的儿子一起来谋反了。这,就是朕刚得知的隐情。
这句话说出来,大殿里顿时一片死寂。
连太子也停止了啜泣,恐惧地注视着自己的父亲,半晌才哆哆嗦嗦地说:不……不是的父皇……
滚!李隆基猛地一脚踢出,太子顿时惨叫滚出几尺,蜷缩成一团。
太子从慈恩寺起兵谋逆,听说昨日张相也去过慈恩寺……李林甫适时地补上一句。
一道闪电劈过,照得帝王的脸色如修罗。
李隆基冷冷逼视张九龄:你让朕相信他们,可他们一个个都背叛了朕。杜清昼犯下的死罪,你还有何话可说?
杜清昼是臣一手带大的,臣不相信他会反……只怕他是中了奸人的计策。张九龄心急如焚,忍不住压抑地咳嗽,太子带兵前来固然有罪……但那幕后设局的人,才是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