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奇书屋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初唐峥嵘 第793节(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给女儿的信可没说明白,适才问了此次入京的怀仁亲卫才知晓内情。平阳公主凑过去低声牢骚道:这等事……谁肯去?

呃……李渊也有点无语,他倒是不怀疑李世民……自家二郎军功已经足够了,完全不用这种拙劣的方式获取军功。

李渊咂咂嘴,瞄了眼平阳公主后将信件递给了李世民。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居然是我?

李世民迅速浏览之后也是面色古怪,与李渊对视了几样,父子俩都有些想笑。

陛下?萧瑀问道:魏嗣王如何?

怀仁自承伤重,请陛下遣派大将主持后续战事。李世民啧啧道:这是怕陛下有猜忌之心吗?

陈叔达又是第一个开口的,直截了当道:此为军国大事,魏嗣王太过轻佻,陛下当严令斥责!

李世民却笑吟吟道:那看来怀仁是怕孤有猜忌之心啊。

太子!平阳公主冷声道:此言才叫轻佻,这是东宫太子的做派吗?

推功他人,怀仁也不是第一次了。李渊咳嗽两声,只是……

殿内都安静下来了,这种破事……谁肯去?

谁去,那都不是去抢功的,而是去丢人现眼的,说不定遗臭万年呢。

李世民想了想才开口道:父亲,不如先议其他?

李渊点头道:代州、忻州失陷月余,城池均陷落,二郎与吏部合议,选派各地县令、佐官赴任。

吏部尚书杜如晦起身应了声,如今整个尚书省基本上都是天策府一脉,最上面的尚书令李世民不用说了,左仆射房玄龄、吏部尚书杜如晦是李世心腹,再下面的也大都是天策府一脉的嫡系。

如今韩良总领忻州、代州两地,窦静主理忻州,李楷主理代州。李渊蹙眉问道:忻州刺史是?

杜如晦应道:房仁裕。

房?李渊看了眼房玄龄,是清河房氏?

是臣的族叔。房玄龄起身道:武德元年归顺,从太子殿下平郑、夏,武德五年出任忻州刺史。

李世民接口道:月余前,淮阳王弟率代州军南撤,房仁裕随军至代州,途中遭突厥追击,至今尚在晋阳养伤。

李渊迟疑了下,如今李善挑选出来打理忻州、代州的几个人选都肯定是不能留用的。

窦静是并州长史,虽然是佐官,但并州总管府辖七个州府,不管是品级还是权力都远不是忻州刺史能比的。

而韩良是天策府长史,肯定是要回朝的,打理代州的李楷又品级太低,不可能出任代州总管。

琢磨了会儿后李渊才做出决定,待房仁裕痊愈后招其回朝,二郎先另行选派忻州刺史。

李楷……如今是何职?

百泉令。杜如晦应道:先在原州刺史张士贵麾下,回京急报突厥、薛延陀袭陇右,途中生擒罗艺,随魏嗣王于武功破敌,后随军征伐河北。

记得,记得,他与怀仁是至交好友。李渊点点头,授其代州长史,至于代州总管……

原代州总管秦武通已经阵亡,自然是要选派官员赴任。

李渊看了眼李世民,不如由怀仁举荐?

父亲说的在理。李世民点头赞同,代州邻朔州,常有战事,需通晓军略兼有胆气之将方能妥当,如今诸多大将聚于代州,当由怀仁挑选举荐。

凌敬在下面默不作声,心想也难怪怀仁要推功了……本就在代州的影响力极为深远,这次再来一遍,就算陛下、太子放心,下面的宰辅也不放心啊。

大致的商议之后,臣子们都出了两仪殿,只有李世民与平阳公主留了下来。

具体的封赏还要等怀仁的详细奏报。李渊随口道:也不知战况如何了。

平阳公主没好气的说:怀仁口口声声那是他义结金兰的兄弟……虽然困住了,但不肯攻打。

也就是说……李世民眨眨眼,就算突利可汗想降……

亲卫说了,怀仁不纳降!平阳公主用很是无语的口吻牢骚道:而且还得供给食物,生怕突利可汗饿死。

顿了顿,平阳公主看向李渊,父亲,此等事……

此事非同小可。李渊打断道:为父知晓怀仁的心意,二郎更是知晓。

李世民很默契的接口道:若要推功,不可能是苏定方、尉迟恭、淮阳王弟、任城王弟等人。

平阳公主赞同的点头,苏定方与李善是一体的,而尉迟恭此次出征位份低了点,李道玄、李道宗虽然掌代州军、并州军,但毕竟之前屡屡败北,至于河北那边的将领虽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的来说只是策应。

此人必有名望,必有爵位,乃朝中显贵,威望不弱怀仁。李世民小心翼翼的看向李渊,说:父亲,此类人……朝中虽然不多,但也应该有吧?

李渊躲闪着女儿投来的狐疑眼神,支支吾吾道:或许可能有吧?

平阳公主蹙眉道:赵郡王?

中原大战之后,唯李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不过因为属官密报其谋反,自武德六年归京后一直投闲散置,先出任宗正卿,后出任右监门卫大将军,并无实权。

李世民也躲闪着平阳公主的视线,父亲,或可召霍国公觐见?

什么?!平阳公主柳眉倒竖,感情让我丈夫去顶这个锅啊!

其他人要脸,难道柴绍就可以不要脸了吗?

', '>')('

自晋阳起兵,嗣昌随父亲平定关中,在二弟麾下南征北战,屡有战功。平阳公主喝道:如今又节制禁军,护卫皇城,为何要受此羞辱?!

这话不算错,在李渊晋阳起兵之后,柴绍在当时军中的地位相当的高,李渊建大将军府,柴绍出任长史,大军于晋阳誓师,柴绍领马军总管。

破宋老生、取龙门,柴绍都功为一等,后又在李世民麾下参与了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洛阳、虎牢之战,甚至还大破吐谷浑,解除了唐朝西面的威胁。

两刻钟后,柴绍瞄了眼面若寒霜的妻子,再看看面色古怪的陛下、太子……与平阳公主不同,柴绍在谋略方面的心思是相当细腻的。

柴绍的第一个念头是陛下有意为之……但立即推翻了,太子还在呢,就算太子不在了,其子嗣尚多。

然后,柴绍察觉到了李渊、李世民的古怪神情,片刻之后,他的视线落在了妻子的身上。

过了好一会儿,发现父亲、兄弟、丈夫都不吭声,平阳公主才难以置信的反手指着自己……难道去顶锅的居然是我?!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卖了个干净

的确李善的思路太异想天开了,但李渊、李世民、柴绍也不得不承认,虽然刁钻,但可行性非常高。

是啊,谁都没脸去贪这份功劳,那不仅仅是因为要丢脸,而且说不定还会被录入史书,丢人丢到后世去。

但平阳公主不同啊,历史上可没有给女人立传的说法,事实上,中国几千年历史,真正被录入正史的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汉朝的吕后,一个是明朝的秦良玉。

而且平阳公主是李渊的嫡女,又与李善关系莫逆,她去接手,真的是最合适的。

想想刚才李世民提出的那些要求,军中有威望,朝中显贵,而且还不会因此被鄙夷……甚至平阳公主在细细想后,都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是最佳人选啊!

自己本就是皇女,又不能出将入相,顶多以后太子登基后多赐下财物罢了,偏偏自己在军中旧部颇多,威望也高……

但这能忍吗?

其他人或许能忍,但性情刚烈的平阳公主显然不能忍啊!

我千方百计为你着想,你倒好,居然把我顶上去背锅?!

平阳公主再蠢也知道,这肯定是李怀仁出的馊主意……那封信还是自己亲手递上去的!

李渊偏过头去,生怕女儿看见自己偷笑的模样,李世民也低着头,柴绍干脆抬头盯着殿顶,耳边传来妻子沉重的呼吸声。

父亲,女儿已经久不掌军……

二姐。李世民还低着头,却开口劝道:若非二姐出面,那也只能下诏,命魏嗣王擒突利可汗入京以献了。

父亲与二弟不是不会猜忌怀仁吗?!

世人之口啊。李渊叹道:更何况为父是用不上了,说不得二郎待得数十年后,还指望怀仁披挂领军呢。

是啊。李世民咳嗽两声,突厥无力,但漠北西突厥仍在,薛延陀必然势力大涨,再加上西域、契丹、靺鞨甚至还有高句丽……

若是此次怀仁擒突利可汗,日后再难领军。

他本来就不可能再领军了!平阳公主怒道:李怀仁行事如此阴诡,你们倒是帮他说话!

李渊、李世民父子对望了眼,的确,如果没有意外,李善很难再有领军的机会了,但人家做臣子的摆出这个姿态,自己一个皇帝,一个明年就登基的太子很满意,也愿意配合……更何况人家给出了这么个刁钻但很合理的人选。

那是非去不可了?!

三个人都保持了沉默。

好,好好!平阳公主气的扭头就走。

父亲,二姐气急了……

没事。李渊低声道:反正是怀仁出的馊主意,让她去寻怀仁晦气。

也亏怀仁想得出来……李世民咂舌道:就凭这份心思,再过些年,出任宰辅也不为过。

那要等凌敬致仕了。李渊随口提了句。

就怕怀仁不肯赴任。李世民苦笑道:功勋太著,怀仁看似常常行险,实则谨慎为先。

那是二郎你的事了。李渊笑了笑,回想这些年,不禁感慨道:真是世间第一流人物,也唯有二郎能驭之。

父亲此言太过谦了,需知怀仁乃父亲简拔而起。李世民谦虚了几句,至于秦武通等阵亡将领?

怀仁在信中提及,秦武通、黄君汉、胡演三将阵亡,欲列功一等。李渊点点头,此情理之中,让他列功上书吧。

两仪殿内父慈子孝,其乐融融,而平阳公主出了殿一路急行,柴绍追到朱雀门才赶上。

不回府!平阳公主冷笑道:先去延寿坊!

柴绍呃了声,你去找朱娘子?

不,去找十一娘!

一刻钟后,延寿坊魏嗣王府内。

半躺在软榻上的崔十一娘捧着肚子笑得身子都蜷缩起来了,一旁的朱氏和张氏也无语的很。

一旁因为听闻有将领阵亡又赶来打探消息的长孙氏小心翼翼的说:怀仁也是无奈……

无奈就拿姐姐去……用阿郎的话说就是背锅。崔十一娘擦着脸上的泪珠,不过想来想去,似乎姐姐最合适,而且是唯一的人选呢。

平阳公主没好气的瞪了眼,你跟着怀仁学坏了,一肚子的鬼心思!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