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奇书屋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006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还有朝晖殿的侍从,都换了吧。萧窈并没见好就收,慢吞吞道,我不想罚他们,却也不想再留他们。

葛荣看了眼重光帝的反应,会意,随即应道:老奴这就去办。

重光帝为萧窈上了药,倚着凭几,看她专心致志地喝热饮,一时觉着这样就很好,过会儿又叹了口气。

过几日班大家入宫为你讲功课,她素有才名、知书达礼,应当不至于此。重光帝语重心长道,你也收收心,等何时学好了规矩,再出宫也不迟。

萧窈冰冷的手渐渐暖和起来,放了碗,认真问:阿父真想叫我变成那些世家闺秀模样吗?

我并非说她们不好,能写一手好字、能画画,还能弹琴、绣花,都厉害极了。

可我本不是那样的。

若要我全都改了,弃了从前喜欢的,费好大功夫学那些不喜欢的……那还是我吗?

重光帝被这番话给问愣了。

萧窈阿母生下她没多久,便过身了,早些年一直是她阿姊萧容时时陪着她,教她说话认字,教她知事懂礼。

后来萧容也没了。

萧窈大病一场,在姑母阳羡长公主处修养过一年半载。

这位长公主乃是孝惠皇后所出的嫡女,行事不羁,我行我素。

她这些年始终未曾出嫁,在阳羡招了个赘婿,还养了几个伶人。哪怕为此颇受诟病,也从未有过要改的意思。

重光帝自问是疼这个小女儿的,叫她这些年衣食无忧,随心所欲。但也不得不承认,对她性情影响最大的人,或许是长女与阳羡长公主。

他忧心道:那你的婚事,待如何呢?

我就是这般模样,他们喜欢最好,不喜欢也罢,又有什么干系呢?萧窈浑不在意道,大不了我如姑母那般……

胡闹。重光帝打断她。

萧窈气势便弱了下来,小声道:等年节到了,姑母来建邺朝拜,您先骂她胡闹去。

重光帝便不言语了。

瞥见书案上的奏疏,想起被撂在东偏殿许久的崔少卿,吩咐道:传崔循。

定了定心神,这才向萧窈道:你先乖乖回去学功课。至于旁的,等阿父过些时日再想想。

萧窈一听便知此事有戏,压了压嘴角,却还是笑了出来:是。

她来时心气不顺,见着崔循时并没想太多,只是不爱见他那副八风不动的模样,便有些不耐烦。

眼下此行目的达成,解决了今日之事,才后知后觉想起昨日之事——

崔循手中还攥着她的把柄。

萧窈是在出门时遇着崔循的,微微侧身,稍显心虚地唤了声:崔少卿。

崔循停住脚步,看向她。

萧窈没什么底气,对上崔循的目光后又错开视线,低头看着地面,小声道:我今晨有些烦心事,冲撞了少卿,多有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她实在是个藏不住心事的人,来回反复的喜怒都写在脸上。

崔循莫名有些想叹气,但还是客气而疏离道:无妨。

重光帝此番召他来祈年殿,是为治书御史呈上来的一封奏疏。

奏疏上言及,当下世家子弟间风气不正,成日耽于玩乐、不务正业,宜着人整肃太学,不致学宫空设。

重光帝将奏疏给了崔循:言辞虽犀利了些,但朕看着,这想法却是难能可贵。

崔循看过,倒也没避讳:实是如此。

只不过整肃太学说起来容易,若要真着手去做,怕是困难重重。须得延请当世名师大儒坐镇,更要整肃规矩约束那些世家子弟……重光帝打量着崔循的反应,徐徐道,崔卿可愿自告奋勇?

此事不但难办,更要紧的是得罪人。

重光帝思来想去,最后也只能叫崔循来问,恐他推辞,便道:若此事能成,今后每年察举推选的名额,也可酌情划分给太学些许。

这样的条件,可以说是极有分量了。

崔循衡量片刻,躬身道:圣上有命,臣自当尽心竭力。

重光帝道:再有,谢三郎天资聪颖、博学广闻,又师从松月居士,此事叫他从旁协助,想来能为你分担些许。

崔循垂首应下。

那便去吧。

重光帝靠着凭几喘了口气,犹豫着是否要宣太医来看看,再抬眼时,却发现崔循竟还站在那里,似是有话要说。

这很稀奇。

因崔循并不是那种游移不定的性子,无论问他什么,总是对答如流,重光帝就没见过他如现在这般明显在犹豫的时候。

重光帝疑惑:崔卿是还有什么事要回禀?不必有顾忌,直言就是。

圣上应当已经知晓,王闵横死之事。

自然。

王家昨日那样大张旗鼓地押了许多人回府,闹得鸡飞狗跳,转头还告到了重光帝这里,要追究城中禁军渎职之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