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你靖国公,萧大将军,便就又有了统御南廷全军兵马之机呀!姚祖荫机关算尽,所谋后发制人的路数。
闻是此论,萧心紧索,不及开言,旁下致中,却抢先一步,亦有话来!
呵呵,是也!
老萧哇,如果真能如大师所料!
那到时候你换过这口气,再较出山,性质可就完全变了,今非昔比呀!
时移事易,江淮各镇于前不济,你再举兵出手,意义到时大有不同!
到得那般刻下,即便后不堪胜,将保维稳东南一隅,亦可算有所成!
军权,民望,朝中到时亦不得不相依附你手!
真能走到那一步,咱也就算熬出头儿了!
邱致中罕有兴奋颜色挂到脸上,瞧去希冀有望。
恩
二位意思我懂了!萧闻,长吐着气追言。
错有错着,此番南来,亦或可算金蝉脱壳之计!
黄得功就此凭白顶到最前,是祸非福!
恩,如我能于后添把柴,或还可于小皇帝处进言,尽量将江北四镇兵马整体北迁!
如此,北面建奴旦有攻伐,咱便可借刀杀人!
届时两厢对耗,弱敌锋芒之同时,江淮各镇,亦皆削损!
我再于后接手战事,顺理成章,重掌重兵,军权、人望两相俱得矣!
萧论概去核心要处。
哈哈哈哈.
然也,真能如此,那最好不过!老僧附言笑口,一抹须髯。
恩
良谋,却算良谋哇!
只不过
如此,可就苦了山东,乃至江淮一带之百姓了!
言间,萧不加意,多言此一句,心怀将来预设战区之万民生计事。
听去,姚祖荫却怔色一挑眉,甚较不以为然!
哦?!
呵呵.
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此理也!
与其有心忧愁黎民疾苦,不如横心把仗打好!
毕其功于一役,方可解乱世民众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之惨局!
大丈夫,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可难成大事!
图存乱世,你无有成王之心,怎去保民?!老僧相驳。
现下,北境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南境中,虽暂就无涉战端,可民间却亦苦不堪言!
何故?!
实是大明名存实亡,积重难返,早便不堪维系!
上下僵化迂腐,官吏士绅中饱私囊,无所不用其极!
既得利益者,忝居高位之人,不讲对错,无君无国无大义!
旦起争端,只知党同伐异!
更有甚者,为得己身私欲,互为攻歼,对抗朝廷!
上下不为通达,政令难触地方!
处处怀私,朝廷无粮无饷,不足为继养兵御外!
六朝何事,俱成门户私计呀
呵呵呵呵.
尽收了你那副慈悲心肠吧!
好人难做,于任事,更较百无一用!
社稷危难,大明早已成了纸糊的灯笼,看着将就能亮,内里早便烂透了!
你就算是为了苍生黎民,也绝不可因一城一地,一处百姓生计苦难,而断费武功!
战不胜,功不取!
一切皆休!
哼!
届时,还谈个什么忧民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