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煽风点火
见她如此应对得当,姜诚赞许地对她点头,继续往下说道:我们老姜家啊,差不多十几年前就移居新民了……
张铸卿也是连忙接过话头:我看也是,十几年没正经住过人的老宅,这都还挺好的了!
毕竟刚进门时候讲这里挺好的,到底也要给自己圆圆面子:一两天的打扫购置一番,翻修个院子还算事么?
今儿由学成老哥前头,真真儿是应了一句蓬荜生辉,呵呵,大家先请坐,我让管家沏壶好茶来!
其实包括吴泰勋鲍毓麟等二代,今天到督军府,其实是看他张汉卿的面子——他人没在故而才围着这位转。
姜诚这一番话把他面子圆了,大家互相也就心照不宣了。
说着,姜诚示意海平川去招呼,又偷偷塞了些钱给他,让他去备些像样的酒菜来;自己则是以主人的身份引导张铸卿和吴泰勋去上座。
我说老弟啊,你这宅子是刻意选的吗?
闲聊一气,张铸卿自然而然把话题转到了考学上,哥几个都是打定主意要考讲武堂的,你这儿可离不远啊!
滂江街和位于竹林路的讲武堂几乎相邻,走路去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
那可不?我家父亲大人当初选这宅子,可有些孟母三迁的意思……想着让小弟好好成就一番大事,
斜睨着眼神表情颇具不屑的蔡家兄弟,姜诚继续着东拉西扯,可小弟我多少有些辜负老父厚望,一直废物至今——
如今听说咱们东北的青年才俊都齐聚省城,应该都因帅爷亲自督办讲武堂所吸引,
咱嘛,也就想着也往里面来凑一凑:一来能与各方才俊同窗相互切磋学习;二来,也是想着为帅爷尽心尽力。
他这一番话说的文雅含蓄,但话里的意思还是非常明显。
当着他张铸卿自然是要对大帅表忠心,另外也是照应在场这些官二代们的面子,进一步表达他的亲近结交之意。
明显的好话,自然是让人打心眼里舒坦。
张铸卿给他说的自有些飘飘然,连一直持旁观随从态度的吴泰勋也是旋即一笑:呵呵,飞澜这话,说的我们有些脸红害臊了……
什么东北的青年才俊?咱几个幼时一块念过学堂的,谁还不知道谁的斤两?
一旁的张铸卿哈哈大笑,全然有种自认众星捧月做老大的心态:现在啊,回头想想从前咱弟兄几个念洋学堂那事,还真有点意思咧。
就是,当初坏主意最多的就是他姜飞澜——捉弄学究,偷懒逃学等等,还不尽是你带头的!
回想起从前的种种,连鲍毓麟也插口进来,我是真没想到啊,
这回从哈尔滨上奉天参加汉卿的婚事,听的最多的就是伱姜飞澜的事,什么逮间谍,在新民城里平叛等等,
我说,这还是当初那个我认识的姜飞澜嘛!
没想到自己的丰功伟业居然在省城传开了,难怪进城防的时候,守城门的军官一听自己的名号,眼底竟是有几分肃然起敬——
显然很多故事传开了不说,还经过部分演绎了。
姜诚正是摇头一笑,打算自谦两句,不想蔡远明竟是插口道:呵呵,鲍公子这话说的可不公道啊,报喜不报忧嘛,如果光说传闻,也不能光说好的吧?总归好事也不全是他姜飞澜一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