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愫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游戏互动。
狗狗需要的陪伴分为两种:心理陪伴和行为陪伴。
心理陪伴,是要关注狗狗的情绪。狗狗开心会摇尾巴,不开心会臊眉耷眼,要及时关注。
这一点,她对小狗一碟和蔡逯都有关注。
她把行为陪伴分为三种:摇铃铛、巡回游戏、嗅闻球。
摇铃铛是第一步。
最近蔡逯是越来越不愿意张嘴说话了,他已经形成了个刻板反应:只要他狗叫,需求就能被她注意到并满足。
这怎么行?!
大哥,你可以像狗,但不能真的退化成狗!
你一直学狗,那你什么时候才能清醒过来!
灵愫想出一个应对方法。
这日,她把一串铃铛摆在蔡逯面前。
她不再叫他狗狗,而是呼唤他的名字。
蔡逯,你想我的时候,需要我的时候,就摇响铃铛。当然,前提是我在院里,但没在你身边。离得太远,我听不到。
灵愫又将一堆卡片在他身前摆开。
卡片上写着不同的字。
出去玩、零食、结束、不、好、喜欢、主人等等。
她说:你若有需求,就把对应的卡片放在我手里。但,你必须说出卡片上的字或词,我才会满足你。
蔡逯意识昏沉,也不知听懂没听懂。
她说:那现在,我们来试一试。
说完,灵愫站起身。还没抬脚朝哪里走,蔡逯就把铃铛摇得很响。
她回头,我还没走开呢。你等一等再摇。
蔡逯却一直摇着铃铛。
不是这样的!我在你身边,你就不用摇铃铛召唤我,明白么?
他继续摇铃铛。
叮铃铃、叮铃铃……
灵愫将铃铛夺走,怎么又不听话了,你想干嘛?
她坐到他对面,试图跟他讲理。
讲着讲着,突然话声一顿。
啊,所以你一直摇铃铛,是因为在想我吗?
蔡逯点点头。
她无奈扶额:你要听前提!前提是我不在你身边,你又想我,才可以摇铃铛!
蔡逯点点头。
她泄了口气,算了……
紧接着又把卡片推向他,你现在有没有什么需求?要说出来。
蔡逯挑挑拣拣,把两张卡片递给她。
他清了清嗓,喜欢,主人。
灵愫低头一看,这两张卡片分别写着喜欢和主人。
你小子,这是客观陈述,不是你的需求。她咬了咬牙,挑了个卡片扔给他。
结束。她说,喜欢,结束。
你不可以喜欢我。
蔡逯又挑了个卡片,不。
灵愫瞪着他:你是不是早就恢复意识了?你这……你不能不按规矩来啊?
蔡逯看上去还是那傻.狗样。
但他实际是个人。
他会说话,甚至巧舌如簧。只不过他不愿说。他好像什么都懂,但潜意识里,还是只想退化成狗。
所以摇铃铛对他来说没用。
反而是小狗一碟很喜欢,经常晃响铃铛,叼着卡片走到她身边。
一碟的需求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