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臻静默一瞬,方道:戌正。
戌正?姜漱玉摇一摇头,太早了,推半个时辰吧, 一交亥时我就回来,好不好?
赵臻只静静地看着她, 没有说话。
好不好嘛?姜漱玉有意放软了声音, 还轻轻晃了晃他的胳膊。
她这撒娇的手段,赵臻非常受用, 嗯了一声:那就亥时。
姜漱玉面露喜色, 伸臂抱了抱他:我去准备一些礼物,等我从郑家回来给你看好玩的。
赵臻只挑了挑眉,也不知道她所谓的好玩的,究竟是什么。
—— ——
八月十五中秋,皇帝、太后与宁阳公主在福寿宫小聚。
太后看了一眼皇帝,见其并无人随行, 好奇地问:她呢?
虽未点名, 可是赵臻也知道母亲问的是谁。他微微一笑:郑太傅多日未见她, 前几天还问朕她在宫里怎样, 朕就让她悄悄回郑家一趟。
方太后点了点头, 虽说宫妃回去省亲于礼不合,不过郑氏曾死而复生,她回去一次,在情理上也不算什么大错。她略一思忖,终是轻声道:这次就算了,以后最好不要这样。进了宫门,哪能随意出去?
宁阳公主眼观鼻鼻观心,心想母后多半不知道她前几天刚悄悄出宫。
赵臻只挑一挑眉,不置可否。
皇宫不是牢笼,如果她心在他身上,他不会限制她的自由。
而这个时候的姜漱玉已经早早到了郑太傅府上。
老话说,女不祭灶,男不拜月。所以拜月这种事,郑太傅也不掺和了。他府上如今孤零零只他一个主子。他随便指了管家娘子去张罗拜月,自己则望着刚刚升起的月亮出神起来。
中秋佳节是一家团聚的时候,可他妻子早逝,女儿或远嫁,或出府,竟无一人在身边。他不由地心中酸涩,怅然若失。
正自出神,忽听身后一声轻笑。
谁?郑太傅回身,却看见一个四四方方的食盒被人举在手里挡在面前,咦?
那食盒倏地向旁边移动,露出一张他极为熟悉的面孔。
郑太傅细细分辨了一下,迟疑着问:阿玉?
两个女儿相貌相似,但仔细比较的话,气质迥然不同。阿玉眉眼间自带英气,永远神采飞扬。而阿瑜则纤细袅娜,楚楚可怜。
姜漱玉点一点头:嗯,是我。
你怎么过来的?怎么也没人通报一声?郑太傅急问。
姜漱玉指了指身后的房顶:我从那儿过来的啊。没人知道,所以就没人通报了。
郑太傅目瞪口呆。
姜漱玉又道:哦,你放心,皇帝知道的。呶,这是我给你带的月饼,宫中御厨现做的,你要不要尝一尝?
郑太傅对月饼并不太感兴趣,但是中秋佳节之际,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失散多年的女儿从天而降,给他带来了月饼,他不免欢喜而又欣慰。
好,好!郑太傅一时激动,眼眶也有些发热。
姜漱玉看着他,分外殷切:要打开吗?
院中有石桌,石桌上摆满了瓜果,石桌下还有尚未燃尽的纸钱和檀香。
郑太傅笑得温和而慈爱:好。
姜漱玉快走几步,将食盒放在石桌上,稍一用力,打开食盒,露出里面精致的月饼。她笑嘻嘻道:好几种馅儿呢,御厨的手艺,平时可吃不到。我特意问了,有豌豆的,有枣泥的,有豆沙的,还有……
好,都好。郑太傅也不看月饼,只看着这个女儿。
他从没养过她一天,可是在他孤孤单单的时候,身边却只有这一个女儿。
姜漱玉偏了头看他:你要不要尝尝?
郑太傅恍惚间已经拿了一个咬了一口,到底什么味儿,他根本没仔细分辨,直接夸了一声:好。
姜漱玉嘻嘻一笑:你喜欢就好啦。
这月饼大概只是为了让人尝一尝味道,所以个头极小。郑太傅几口吃下后,问,你在宫里怎么样?皇上没有为难你吧?
挺好的呀,没为难我,他要是为难我,我怎么能出来?
姜漱玉说这话时,自己都没注意到,她眸光璀璨,似有星光闪耀。
她看不到,郑太傅却看得清清楚楚。他心下一叹,换了话题:阿玉,这边有些瓜果,你吃点。我去让人给你安排房间。这次随你来的有几个人……
不用不用。姜漱玉连连摆手,不必麻烦的,我来看看你,跟你说会儿话,等会儿就要走呢。
走?
对啊。姜漱玉点头,我们约好了,亥时还一起赏月呢。
郑太傅心中五味杂陈。他不难猜出跟她约好的那人是皇帝。
当初皇帝要他配合赚阿玉进宫时,他略一犹豫,就同意了。一则阿玉身体里的蛊必须得解,二则那毕竟是皇帝,皇帝下令他不得不从。但是利用阿玉的感情欺骗她,他心里还是颇觉愧疚的。
此时见阿玉提起皇帝时,眼中并无一丝不虞之色,反而还似乎有星星闪耀。郑太傅也是年轻过的人,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略松一口气,又有些不舍:你才回来多久呢,亥时就要走?你还没在这个家里歇过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