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漱玉知道是与中原大齐一向关系不错的南绍派使臣进京了。
南绍边陲小国,一直依附于中土,年年朝贡。前不久新任南绍王继位,派了使臣来到中原,上表奏明此事,还要接受中原皇帝的准许和册封,才算名正言顺。
番邦使臣来访,被安置在四方馆。皇帝抽了时间于七月十二在宫中设宴招待南绍使者。
除了在京中的皇室宗亲,皇帝还邀请了一些朝廷重臣作陪。
姜漱玉得知此事后,心念微动。她在皇宫半年,知道宫中设宴时,肯定会有歌舞助兴。
如果苏姑娘能混进宴会,那么这绝对是行刺的大好时机。
一般情况下在这种场合,宫中都会加强守备。姜漱玉也暗暗打起了精神。
七月十二夜。
天还没黑,御花园就热闹起来。姜漱玉化妆易容后,扮成宫女的模样,混在宫女的队伍中摆放美食佳肴,为即将到来的宴会做准备。
酒宴设在御花园的太液池旁边,烛光闪耀,水波荡漾。远远望去,仿若仙境一般。
不过姜漱玉并没有心情欣赏美景。她摆放菜肴之际,问身边的宫女:姐姐,今晚的表演节目的歌姬都是宫里的吗?
那宫女横了她一眼:新来的?
啊。姜漱玉迟疑着点了头,对啊,姐姐怎么知道?
宫女慢悠悠道:新来的不要多话,要知道本分。主子吩咐什么,咱们就做什么。
哦,好吧。姜漱玉笑笑,多谢姐姐提点。
你哪个宫的?
姜漱玉看她眼生,忖度着道:汤泉宫的。
汤泉宫?宫女有些诧异,我怎么说看着面生,今晚你先跟着我,不要乱动。机灵一点,别出错。
嗯嗯嗯,姐姐说的是。姜漱玉颇为受教点了点头。
夜色渐浓,皇室宗亲、文武大臣以及南绍使者先后而至。
姜漱玉看见了好几个眼熟的。不过她目不斜视,跟着这个叫明珠的宫女,穿行其中,摆放瓜果酒水。
宁阳公主到!
皇上驾到!
太后驾到!
……
太监尖利的声音一声接一声,众人纷纷行礼。
姜漱玉暗暗观察皇帝。——他离开她的视线已经有半个时辰了,不过还好,他现在看起来仍是好端端的。
平身吧。
皇帝、太后和宁阳公主先后落座。大家也跟着各回各的位置。
姜漱玉被安排站在信王身后,她负责时不时地给信王添点酒水。
这个位置距离皇帝的座位不远,她立在那里,既能时刻注意到皇帝,也能将舞姬的表演尽收眼底。
姜漱玉打起精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敢有片刻懈怠。
信王赵钰已经有一段日子没见过皇帝了,今日看见皇帝,总觉得对方的伪装似乎更精妙了一些,让他几乎看不出破绽来。
盯着皇帝看了一会儿,他收回了视线,低头默默喝酒。
一杯酒喝完,不见身后的宫女满上。他有点诧异,没有说话。
等了一会儿,仍不见宫女有动静。他皱了眉,回头去看,只见这个小宫女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皇帝。
灯光下,她的眼睛像是会发光一样。
信王的心忽然像是被什么揪住了一般,他也跟着看向皇帝。
皇帝正偏头与太后说着什么,眉目清隽,风采卓然。
他心尖一颤,收回了视线,出声提醒:倒酒。
嗯?姜漱玉回神,心说忘了。她拎起酒壶,直接就给信王满上。
她低头倒酒之际,信王却鼻翼微动,颇觉惊诧。
除了酒香菜香,他恍惚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跟那天在皇帝身上闻到的有些相似。
信王微微眯了眼睛,认真打量这个宫女,见她相貌清秀,不算出挑。他一口喝了酒,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啊?姜漱玉将视线从皇帝身上收回,二话不说给信王重新满上。
你叫什么名字?信王再次问道。
姜漱玉略微偏了头:回王爷,珍珠。
珍珠?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