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糖贵呀,成本摆在那里,她这已是良心价了。
不如您先尝尝,好吃再买。
啊……
妇人愣了愣。
苏小小用干净的纱布包住手,现场切了三个饼,每种口味都让妇人与她孩子试吃了一小块。
娘!好吃好吃好吃!
妇人难得没反驳。
本以为一个村姑卖的点心,味道好不到哪儿去,谁料竟如此美味。
并且她方才留意了小胖村姑切饼时的动作,非常干净。
一样来两个吧。妇人说。
苏小小拿出干净竹叶包饼子:开张的生意,我多送您一个,您看要哪个口味的?
你最喜欢吃哪个?妇人问女儿。
小姑娘直爽道:都喜欢呀!
来个梅干菜的吧。妇人说。
好嘞。苏小小把包好的饼子递给妇人。
妇人掏出钱袋。
苏小小道:二狗,收钱。
看着钱袋里突然多出来的六十文钱,苏二狗难以置信。
这才多大会儿功夫?就挣这么多了?
比他和爹挨家挨户讹钱还快呢!
母女二人的反应被众人看在眼里,有人质疑是托儿,也有人真心好奇。
忽然,锦记门口的队伍里有个年轻书生大叫了一声:哎呀!是她!
排他前面的同伴扭过头问:谁呀?
我昨天叫你和我一起来锦记,你不来,结果错过了吧!书生指着苏小小道,她,就是我和你说的,救了那个噎食孩子的胖村姑!
啊,没错!是她!
说这话的是刚买完第一盒点心的老大爷。
苏小小出手救那孩子时,他也在场。
书生笑道:我去买她的饼子!
同伴急了:喂!再有两个就到我们了!排了小半个时辰了!
书生不管,头也不回地去了街对面。
姑娘,你还记得我吗?
我们见过?
好叭,昨日我在楼上,你在大堂,又忙着救人,估摸着是没见到我的。
苏小小听懂了,是锦记的客人。
书生拍着手中的折扇,道:你的饼子看起来很普通嘛,这种酥饼,锦记也有的。
苏小小认真道:可是我的比较好吃。
哈!书生笑出声来,不是嘲笑,是单纯觉得这个小胖村姑自信得有些可爱。
难吃我也买了,谁让我敬你个女中豪杰呢!给我来十个!
苏小小包了十个给他。
书生纳闷道:你怎么不送我一个?方才的客人只买六个你都送了。
苏小小道:那是开张的生意,如果你明天第一个来,就算只买一个,我也送你一个。
书生哪里是贪她一个饼子?他就没指望有多好吃,只是调侃一下而已。
明天他才不会来呢!
想到什么,他又问道:你这饼子有名字吗?锦记的是叫酥饼。
苏小小想了想,说道:老婆饼。
书生:???
……
点心卖得比想象中的顺利,不到半个时辰,一百个饼子全卖完了。
如果是去集市,是卖不了这么快的。
毕竟她定价高,去集市的百姓未必舍得掏十个铜板买一块小小的点心。
当然了,锦记的客人不缺银子,倘若她仅仅是价钱比锦记便宜,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买。
另外她自带救人的光环,也给了客人不少信任感。
最后就是一个小小的噱头——酥饼名字。
老婆饼,多新奇。
受限于烹饪的工具,她做的老婆饼与前世的老婆饼,口感上还是很不一样的。
只不过,对于没吃过各种防腐剂与添加剂的古人来说,这种酥饼的味道已是十分美妙。
收摊时,苏二狗贱贱一笑:姐,你猜咱们今天卖了多少个铜板?
第21章 舅舅
七百八十文。
苏小小说。
苏二狗惊诧:姐,收钱的明明是我,你怎么会知道啊?
苏小小道:试吃了十二个,送了一个,你吃了三个,压坏了六个,剩下七十八个,一个十文。
苏二狗对她姐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姐,你不是摔坏脑子了,是把坏掉的脑子摔好了吧?
苏小小对憨憨弟弟无语至极。
姐,咱们明儿还来卖饼子吗?
来。
还是来锦记?
嗯。
继续蹭锦记的流量。
好嘞!
苏二狗很高兴。
卖饼比讹钱容易多了,还能一个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