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奇书屋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4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敦贤对军家兵事一窍不通,不过严烨的帅位已经定下来,她便算放稳了大半个心。皇后的脑子不够好用,却并不是没脑子,将帅位给严烨,就现今的局势来说,算是最稳妥的做法。

司徒氏自古便是能文且善武的家族,近百年来更是出了无数骁勇之辈,盘踞南疆,在列国之中傲然屹立。到了这一代仍旧将过往的优处点滴不落地继承了下来,尤其是司徒彻,乃是诸国闻名的战将,调兵遣将出神入化。

严烨在兵法上头或许不及司徒彻,但皇后心中有另一杆秤。他们的督主是诸国里出了名的智囊,诡计多端阴险狡诈,是现今大梁唯一一个能与司徒彻相抗衡的人。

御 敌之事十万火急刻不容缓,元帅定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严烨在过往的岁月中一直沉得住气,无论在朝野内外如何翻云覆雨,对待皇室中人永远都是 恭谨温顺的模样,是以皇后对他的信任同依仗已经深入骨髓,在李家人的心中,东厂再如何权势滔天翻云覆雨,终究也只是他们的奴才,忠心无二,一心为主的奴 才。

是以敦贤同内阁们商量了一番,颁下懿旨——御敌之事全权交由严烨打点,该怎么派兵,陆兵或水兵,派兵多少,全由严烨一人说了算。

秋令时节的紫禁城说不出的萧条,枯黄的叶从枝干上飘落,在宫道上铺了厚厚满满的一层。间或兴起一阵风,将一地的落叶吹将起来在半空中打旋,颇有凄凉之态。

严烨凭栏而立,神色漠然地望着偌大的皇宫。正是午后,云层后头透出几丝金黄色的微光,勾勒出各处宫闱殿堂的轮廓,巍巍然,却莫名教人觉得诡异。

一切都是风雨前的宁静,愈是祥和,愈是危险。司徒彻曾应允过他,待攻入临安逼入紫禁城,必将李氏族人屠杀殆尽,就像当年梁太祖对万俟氏做的一样。

这么思量着,他眼底却浮起一抹悲悯的神色,幽幽地叹出一口气。金光洒下来,镶在他挺拔的身躯四周,衬着那副悲天悯人的情态,竟显得宝相庄严。

这座宏伟矗立于天地的紫禁城,成就了多少人,又毁灭了多少人。这里有太多的孤魂,也有太多的罪孽,让一场血流成河的屠戮为这个罪恶的王朝做一个收梢,也算是对所有冤魂的告慰了罢。

他的指尖有意无意地抚着袖口的金纽扣,这时背后有脚步声传来,桂嵘掌着拂子躬身到他跟前,垂头道:师父,章台殿那方来消息了。

严烨一颔首,阁老们同皇后怎么说?

桂嵘面色一沉,声音也压得愈低,恭谨道,左右先锋已经定了下来,都是瑞王爷举荐的人。皇后娘娘下了旨,着令三军整装。

闻言,他眸子微微眯起来,眼底的光芒骤然变得森冷几分,薄唇勾起个冷笑,这个八王爷真是不识时务,往我身旁插人,是想趁着战乱伺机要我的命么。

小桂子见他恼怒,连忙扯出个笑讪讪道:师父,您别恼,瑞王这样的货色哪儿能入您的法眼。他想同您耍阴招,简直是小鬼儿遇上阎王爷,决成不了事的。说罢抬起头觑一眼他的颜色,试探地问道,师父,要不派几个番子将那两人解决了?

严烨侧目瞥他一眼,眸光冷冽若雪。桂嵘被他哂得浑身一震,连忙怯怯地垂下头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他竖起根修长白净的指点了点额角,似乎在思索,半晌方望向桂嵘,神色阴冷,沉声说:在瑞王眼皮子底下动他的人,你当摄政王是泥巴人儿任咱们揉捏么?

桂嵘自知失虑,苍白着脸朝他深深揖下去,徒弟莽撞了。

他面色这才稍稍舒缓,语调淡漠地吩咐道,罢了。这段日子姑且不予理会,甫一踏出临安城,便动手将李泽的人全除了。司徒彻攻入临安还得些时候,期间若被紫禁城的人听去半点风声,平白生出变故来,咱们还得花心思应付,不值当。

桂嵘诺诺地言是,还是师父思虑得周到。师父的心思,徒弟毕生若能学得个皮毛,都算是不枉活了呢。

严烨朝他一哂,显然对桂嵘的阿谀奉承没什么兴趣。做内监的就是这样,底下没根儿,连脊梁骨也挺不直。说起来怪可怜,在宫里混这口饭吃,随时提心吊胆,没准儿一觉醒来脖子就搬了家,对着一帮不拿他们当人看的主子还得满脸堆笑点头哈腰。

他叹一口气,瞥见桂嵘的帽子有些歪了,因伸手替他正了正。这个举动令桂嵘受宠若惊,满面又惊又恐的神色,连忙揖手连声道,谢谢师父!

严烨眼中的神色教人摸不透,只是淡淡道,小桂子,你跟着我也有些年头了吧。

桂嵘没明白他师父怎么突然提这茬儿,只是应个是,回师父,徒弟在您身旁伺候,约莫三年多了。

他哦一声,三年多,将近四个年生,也不短了。

桂嵘心思转得飞快,然而他师父的心思高深莫测,岂是他能轻易揣摩得出的。百思不得其解,他心头有些惶恐,只试探地笑道,师父看得起徒弟,是徒弟几辈子的福分。师父是徒弟的再生父母,徒弟必定会孝敬您一辈子的。

严 烨扯起唇一笑,却不再说话了。桂嵘这小子脑瓜子好使,十五的年纪便能在紫禁城里一堆的主子奴才间周旋自如,若是大梁不亡国,他督主的位子自然是要传给他。 其实退一万步说,若是他同大梁没有那起子深仇大恨,凭他的手段,完全能勤王,左右大梁朝政,必能将大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小桂子的运气不怎么好,碰上了这么出,也都是命罢。如今汉南皇帝一心要将他收为己用,东厂的这帮心腹他自然要带着一同离去,只可惜,他们都是些货真价实的太监,娶妻生子是不能够的,只能谋个寻常官职,再讨个对食聊胜于无了。

他看了眼桂嵘,忽道,小桂子,你在宫里这么久了,有没有心仪的哪个姑娘?

桂嵘脸色一滞,显然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会子才恍然大悟,一张白净稚气的脸憋了个通红,师父说笑了,徒弟十六都还不到咧。说着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眼神变得几分飘忽,支支吾吾道,不过若说心仪,徒弟倒觉得玢儿不错……

严烨挑眉,玢儿?娘娘身边儿那个?

小桂子的脸色乍然变得微妙。天要下红雨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督主居然有同他闲聊的兴致,着实是分外难得!桂嵘略想了想,涨红着脸回他,她长得好看,说话也有意思。

他端详桂嵘的脸色,又问:既这么,我替你找娘娘,把那丫头许给你怎么样?

小桂子的脸色先是一喜,似乎是瞬间想起了什么,忽地又黯了下去,笑了笑道,师父待徒弟这样好,徒弟心中感激涕零。只是,徒弟这身子……讨了她来也是耽误人家姑娘,她模样好,又是贵妃娘娘的丫鬟,往后什么样的好人家配不得。

话题绕到这上头便沉重了几分,严烨也不再想继续,只拂袖扬了扬,桂嵘因躬身退了。他掖袖从回廊上下来,孤身走在宫道上,抬眼看远方的天色,方才还明晃晃的太阳已经没了踪影,远处渐渐侵过来一阵乌云,天压下来,低低的,闷得人喘不上起来。

不消多时,轰隆隆的雷声扯起来,淅淅沥沥的雨水便如珠连串一般从天上落了下来。他立在雨中,后头跟着的小太监过来给他撑伞,他却不理会,兀自在雨中踱着前行。后头的小太监无奈,只好陪他淋着雨跟在后头,上前试探道,督主,咱们这是去哪儿?永和宫么?

严烨微合起眸子摇摇头,心头想起了一个人来,因道,去看看萧太妃。

******

秋日的雨不似夏日的猛烈,雨点子并不大,也不急,像是弹一首曲子,颇有慢条斯理的意味。萧太妃从静心堂搬出来后一直住在xxx,期间没什么人去探望,除了身旁多了些人伺候,她的日子同在静心堂禁足时并没什么两样。

严烨面上的神色莫名,径自提起曳撒如宫门。他眉头略皱起,xxx门可罗雀,凄清冷寂,甚至连唱门的内监也没有。走进去,只见院子里只有一个年长的嬷嬷正清扫院落,见了他登时一愣,转瞬反应过来,连忙朝他跪下去,俯首道:奴婢给厂公请安。

他淡淡嗯了声,起来吧。萧老娘娘这段日子好不好?

那嬷嬷从地上站起来,朝他恭谨道,主子都好,劳烦厂公挂心了。说罢掖了袖子朝正殿一比,厂公随奴婢来。

严烨颔首,跟在她身后转过屏门进了正殿。

偌大的正堂里并没有什么华丽繁复的摆设,正中立着樽大佛像,下头是香案蒲团木鱼,礼佛的器具一应俱全。他略皱眉,侧目看了看,只见萧太妃仍旧一身的姑子装扮,跪在蒲团上念经。

听见了响动,她回首过来,见了严烨似乎并不惊讶,只淡淡道,厂公来了,坐吧。

严烨屏退左右,立在香案前垂着眸子望着她,半晌方道出一句话来,神色漠然,我今日来,是要知会娘娘一件事。

萧氏转过头来看他,等着他的下文。

他略顿了下,又道,过段时日我会安排娘娘出宫,紫禁城呆不下去了,我已为娘娘打点好了一切,你带着师父的灵位。回他老人家的家乡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