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远不能与东宫相比。
韩听雪轻声细语向太子介绍,对方一脸认真,仿佛是第一次见到一般,适时地流露出惊讶、欣喜、原来如此等神色。
他不可能让穗穗看出,他来过这里。更不可能让她知道,半年前从这里把她带走的人就是他。
不错,确实清雅。太子并不吝惜自己的夸赞之词。
韩听雪闻言谦虚了几句:还好还好,勉强能住人。
太子不想一直面对平江伯府众人,在穗穗生活数年的地方,顿觉轻松不少。
于是,两人在如意院中逗留了好一会儿。仿佛院中的一草一木都很有意思一般。
——
太子陪同太子妃回门,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周家上下打起精神,认真对待。
等下午这对夫妻离去,众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大太太方氏注意到女儿似是有些神思不属,晚间甚至没吃饭。她放心不下,就亲自去探视。
昏黄的灯光下,只见周宝瑜坐在桌前一动不动,只怔怔出神。
方氏不免担忧,快步走上前去。
周宝瑜这才注意到母亲,抬头笑笑,轻唤一声:娘,你怎么来了?
还不是因为你?宝瑜,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有不舒服。周宝瑜勉强扯了扯嘴角。
还说没有,你表姐今天回门,你看着也打不起精神。你们平时不是最要好的吗?
一听到表姐二字,周宝瑜就拧起了眉,有些不耐烦:娘——
我说错了?连太子妃都看出来了,问你是不是身上不好。方氏心中忧虑更重。
娘,你别瞎操心了,我真的没事。
周宝瑜心里的烦闷,没办法告诉母亲。
前世太子和韩表姐成亲,是在明年三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间变了,导致细节也有了变化。
她分明记得,上辈子表姐三朝回门时,虽也有太子作陪。但夫妻两人的情形和今天并不一样。
重生以来,周宝瑜一直有种自信,那源于对未来的掌控。而近来,她越来越觉得无力了。
那是因为什么你连晚饭都不吃了?方氏忖度着问,是因为你的亲事?
周宝瑜神色一变:不是,娘,你别问了。
方氏自认为猜中了女儿心事,含笑说道:若为这个,你就不必担心了。张家前几天还托人带话,想重提两家亲事呢。毕竟是老太爷们定下的,你又对张二郎有情。等风头过去……
她话未说完,就见女儿神情大变,霍地站起:不行,我不同意。
方氏微愕,以为女儿没听清,耐心道:宝瑜,我说的是张家。
我知道是张家!反正就是不同意。因为太过激动,周宝瑜的声音不自觉变得尖利起来。
方氏很少见到女儿这般激动,不由地吓了一跳,后退半步,甚是不解:你这是怎么了?到底出什么事了?
她抬手就要去试女儿额头的温度。
方氏实在想不明白,为何提到和张家的亲事,女儿是这种反应。
然而她刚一凑近,就被女儿抬手挥开。
周宝瑜眼神空洞,声音里有遮掩不住的失望:我没事,我就是不想嫁给张逊。
总得有个缘由啊。你不是一直很中意他吗?以前是因为出了你表姐的事,没办法。现在你表姐都做太子妃了,你还有什么顾虑?
周宝瑜眼眸低垂:没有缘由,我就是不想。好不容易才退了婚,为什么还要重提亲事?难道天下男人都死绝了吗?
她心内无力和绝望交织,仿佛又回到了上辈子。
当时她意外得知张逊的意中人是韩表姐后,提出和离,几乎所有人都在强烈反对。连母亲也不理解,为什么非要跟死人计较。
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什么叫天下男人死绝了?方氏皱眉,还不是因为两家婚事是祖辈定下的?你又一直中意……
方氏猛然醒悟过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儿的心思变了。
宝瑜提起张家,不再是害羞与欣喜,而是遮掩不住的厌恶,甚至说出天下男人死绝了的话。
好不容易才退了婚……
退婚难道不是因为……
电光火石之间,方氏感觉脑海中似乎有什么一闪而过。旧事一幕幕浮上心头,她心里忽然涌上一个可怕的猜测。
方氏倒抽了一口冷气,声音极低:宝瑜,你表姐那天落水,是不是正合你的心意?
初时她只当女儿是为了姐妹义气,主动牺牲自己幸福。可是女儿一次又一次拒绝张家,且表现得厌恶十足,她竟然有了不同的想法。
周宝瑜神情微变,很快又恢复如常:没有,你想多了。
既然没有,等张家正式来再提婚事的时候,我就让你爹同意好了。方氏似是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