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几日,端午就到了,天气愈热,李黎觉得这几日睡眠较浅,食欲也变差了。
公主,奴婢今日包了百索粽,待会您尝尝。听月伺候她净面。
观里没有糯米,没有粽叶,你如何包的?
奴婢去集市采买的。
李黎一听,便知道是他首肯了,听月才能出去。
梳发穿衣,收拾完毕。
公主,你看。
听月拿出一条五彩丝编制的手环,系在她的手腕。
这是民间的五彩长命缕,可以驱除瘟病,辟邪止恶。
保佑公主平平安安!
这是李黎第一次在宫外感受到温情,感动万分,多谢。
看着腕上的手环,李黎忽然想起什么。
听月,跟我来。
李黎拉着她的手,两人移步书房。
摊开宣纸,听月上前研墨。
公主是想写诗?
李黎摇摇头,取出胭脂颜料,她准备画一幅画。
许久没有作画,提笔却不知从何下手。
听月见李黎想得出神,便悄悄退出书房,不予打扰。
-——————
响午时分,日头正盛,听月拿出艾人、艾虎挂在门边。
侍卫们见状也纷纷来帮忙,一时间,怀真观还真有几分节日氛围。
忙碌间,几人额头皆布满一层薄汗。
麻烦各位了,今日小厨房做了一些粽,待会大家分食也算讨个彩头。
听月姑娘不必客气,这是我们分内事。
这是公主的意思,大家不必推拒。
两边客气推搡间,一声咳嗽打断了他们。
奴婢叩见陛下。
叩见陛下。
李崇皓这几日心情尚佳,气色红润,起来吧。
公主在何处?
回陛下,公主在书房。听月起身道。
朕去找她。李崇皓摆摆手,示意不需要人跟着。
李崇皓两步并三步,仿佛毛头小子,飞奔向书房。
看见她正提笔站在案边,专注描绘,轻了脚步,不好打扰。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李黎才署名,放下笔,抬头就看见他坐在一旁。
何时来的?
等了好一阵了。他的语气有些委屈,怨李黎没有注意到他。
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
我以为是听月。所以没管太多。
姑姑在解释?
李崇皓走到她身前,握住她的手,让我看看,姑姑在画什么?
绕到身后,拥着她,一起欣赏这幅画。
石榴花?
今日端午,石榴正好在此期间开花。
五月榴花艳,多籽情意绵。
李崇皓贴着她的脸,眼前这副石榴花图,茜草制的胭脂颜料描摹,石榴花艳而不娇,一如怀中人。
姑姑,石榴多籽啊!李崇皓贴着她咬耳朵。
你…年青也要懂节制!他每次来,都要哄着她一番鱼水之欢,李黎提醒道。
李崇皓也没有想白日宣淫,这几日总算把事务处理得七七八八,为的就是今日过来一同过节。
姑姑这画是送我的?
不是。
那是谁?李崇皓语气哀怨,她心里难不成还有别人?
我给听月的。李黎拍打他的手,示意他放开。
姑姑,那我呢?他勾了勾李黎的手指,就没有我的吗?
谁能料想,堂堂一国君主在她面前,像个小女儿家一般撒娇。
唔…李黎假意思考,没有。
李崇皓哼了一声,甩甩手,坐在一旁,双手抱胸,也不看她,似在生气。
小时候的李崇皓也惯会撒娇,生气了也要她哄。
牯奴,别生气了……她走近李崇皓,蹲下身子如从前那般拉拉他的手。
姑姑知错了,下次给你画一副大…水牛怎么样?
李崇皓撇撇嘴,挪了挪身子,还是不看她。
此时,听月正端着一碟粽子走来,眼见这场景只好站在门边。
李黎注意到,抬手让她进来。
听月放好碗碟,便走出书房。
牯奴,来尝尝,刚出锅的粽子。
可香甜了。
李黎剥开一颗,有点烫,还好搁着手帕。
然后淋上蜂蜜玉露,递到他嘴边。
你不吃我吃了啊!李黎见他不为所动,作势张口。
李崇皓还是不动,她见状恶狠狠咬了一口,多大的人还像小娃娃一样哄。
真甜啊,可惜咯,有人不吃。
说着,又
↑返回顶部↑准备咬一口,李崇皓眼疾手快抢过来,一口吞下。
咳咳咳……
你慢点!她连忙倒了茶,给他顺顺。
瞧着他那涨红的脸,嘴里鼓鼓囊囊,像个仓鼠,李黎不禁笑出声。
大胆!你取…笑我!李崇皓咽了咽口中的粽子。
起身就去捉她,李黎笑着躲过。
两人你追我赶,笑着闹着,青葱岁月也不过如此。
抓到你了!李崇皓紧紧将她拥入怀中。
李黎浅浅挣扎几下,任由他抱着。
姑姑……
两个人方才调笑了一番,加上炎炎夏日,身体燥热。
姑姑……李崇皓头靠在她的肩膀,呼唤着。
现在还是白天!
他笑了笑,姑姑,我想说……
朕已经将李纯的尸身葬在乾陵外,以公主制入葬。
原来他还记得,李黎眼睛有些酸涩,谢谢你。
元元,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嗯。李黎把头埋在他胸口,蹭了蹭。
两人就这么抱着,依偎半晌,又把剩下的粽子吃完,天色渐晚。
李崇皓:凭什么她是石榴花,我就是大水牛啊?(怒摔)
李黎:因为你本来就是水牛啊!(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