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眼,准确无误地看见了江夏和尹娇娇。
魏家小姐带着黄觉走过来,她笑着说道:哟,这不是尹家三小姐嘛,怎么还要在这儿排队啊?要不我带你直接进去?
尹娇娇冷哼了一声,没有回答魏家小姐的话。江夏微微一笑道:遵守秩序是一种美德,父母从小就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江夏这话一语双关,一是说自己和尹娇娇是个遵守秩序,有美德的人,二是暗讽魏家小姐没有家教。
魏家小姐眉头一皱看着江夏,然后她又看了看尹娇娇。魏家小姐问:你是何人?
在下江赋清。
江赋清?魏家小姐轻蔑地哼了一声道:听都没过,想必是个无名之辈咯。说完魏家小姐直接不再看江夏,而是对着尹娇娇道:想不到尹家三小姐越来越没眼光了,即便黄觉看不上你,以你的家世也可以去找费然、侯锡林他们这些人嘛,竟然找了一个无名小辈来充场面。
你……尹娇娇气极,但是却找不到话语去反驳。
江夏微微一笑,丝毫没有生气的模样,他道:名声这玩意儿不过是世人的口口相传而已,有些人名气很大,但名不副实又有何用?有些人声名不显,但却腹有诗书。两者相比,孰高孰低?
江夏脸皮的确够厚,直接开口就怀疑黄觉名不副实,然后又自夸了一句声名不显但腹有诗书。
黄觉这下当然不能再不说话了,他笑着说道:既然江兄这样说,那在下就先找江兄请教一下。
说完,黄觉也没等江夏同意,直接就开口道: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个是先生。
我去,骂人。
江夏顿时对这黄觉的印象低至谷底,他张口就出了这么一个上联,从字面意思上看是在问稻粱菽麦黍稷这些农作物,哪个先生长出来。但实际上却是一语双关,问江夏是哪个杂种。
江夏也没客气,当即说出下联:诗书易礼春秋许多经传何必问老子
来啊,你说我是杂种,我就说我是你爹,看谁吃亏。
黄觉没想到江夏还真有两分本事,他折扇一抖,轻轻摇了摇扇面道:两猿截木深山中,小看猴子怎样对据。
又是骂人。那句小看猴子怎样对据其中据和句谐音,意思就是说江夏是猴子,看他怎么对下联。
江夏微微一笑,对道:一马陷身污泥里,问老畜生如何出蹄。
好!尹娇娇兴奋地拍着手道:没错没催,就是老畜生如何出蹄(题)。
江夏扭头一看,见前面的人都已经进去,他抱拳对魏家小姐还有黄觉道:你看,不需要小姐带领我们也能进去了,告辞。
说完,江夏带着尹娇娇潇洒离去。留下原地脸一下红一下白的黄觉以及魏家小姐二人。
第139章 一统六国
可恶……可恶!魏家小姐魏菁菁斜着眼睛看了黄觉一眼,她语气之中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不满道:还说自己有多么多么厉害,结果连这么一个小小的无名之辈都压不过。我不管,一会儿太府宴开始以后你若是没能将他打败的话,我魏家的大门你就别想进了。
说完,魏菁菁径直朝着太府大门走去。
看着魏菁菁的背影,黄觉深深地吸了口气,他低声自言自语道:若不是看在你是魏家千金的份儿上,我黄觉会来巴结你吗?也不看看你那样子,跟头猪似乎的……
当然,黄觉这话说的有些夸张。魏菁菁虽然略胖,但也胖的不过分,只能算是微胖界的一员。微胖,其实也是一种相对完美的身材。
进入到太府,江夏终于明白了四大盐商是真的有钱。
在外面的时候江夏感受还不明显,但是一走进太府入目的第一景色竟然不是什么中庭正院,而是一片人工挖掘出来的湖泊,胡泊的水不知道是从哪里引进来的,并且还开了暗道让它流出去,江夏分明看见它还在流动。
那一片胡泊将整个操场隔成了两半,靠门这一边是一片巨大的操场,一条石砌的拱桥连接湖泊两边,对面也是一大片操场,操场后面才是中庭正院。
曾经江夏以为自己的逍遥山庄已经够大了,但是此刻见到这太府,江夏终于得承认自己的逍遥山庄只不过是个小别院。
操场上摆着了酒席,席面上有各式糕点小吃。尹娇娇低声告诉江夏,这里的席面只有糕点小吃,如果想要吃正餐得通过那座太湖桥到对面的坝子上用餐。
不过要通过那座太湖桥至少得满足两个条件中的其中一个,一是持太府盐帖可以直接过去。这种帖子只发给云南各大盐商,比如她爹尹天豪就有一张。而像江夏手中这种持有太府士子帖的人必须得答对桥头题目,然后才能过去。
江夏哪里有心思去吃那些什么糕点,他带着尹娇娇走过去,只见桥头站着两名护卫,一大群士子围在那里盯着桥旁边一块木板上的红纸看,是不是有人会跟护卫们说两句,而护卫们则多数时候都是淡然地摇了摇头。
江夏和尹娇娇走过去以后这才发现原来红纸上写着一个题目,一轮明月挂天边,淑女才子并蒂莲。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江夏看过以后微微笑了笑,他拉着尹娇娇的手走到护卫面前道:在下身上可是分文没带,不知那好酒在下可否能喝?
两名护卫看了江夏一眼,其中一人笑着说道:公子大才,自然能喝。说完,二人侧过身子站在一旁,用手指着那桥道:公子请。
江夏回头看了尹娇娇一眼,笑着说道:走吧,咱们过桥。
尹娇娇迷迷糊糊地跟着江夏走到拱桥之上,她忍不住问江夏:为什么你随便说两句话他们就让你过桥了?
江夏道:这你还不懂?我答对了桥头题目啊。
啊?你怎么答的?尹娇娇不解。
江夏停下脚步转过身去,桥头的士子们吵吵嚷嚷,有的人不满地问道:刚才那一男一女给了你们多少银子?怎么他们不需要答题就可以过桥?
两名护卫走过将那红纸撕下来,然后从怀中重新取出一张贴上,其中一名护卫道:那名公子已经答出题目了。
答出了题目?一众士子顿时有些不解,其中有几个默默地回忆着江夏的话,突然其中有一名士子眼睛一亮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答案是‘有好酒卖’。
一轮明月挂天边,意思就是‘明’字和‘天’字都只是一边,合起来就是‘有’字。而淑女才子并蒂莲就是‘女’字和‘子’合在一起,那就是‘好’字。
原来如此,‘碧波池畔’就是碧波池边的意思,也就是‘波’字和‘池’字只要偏旁部首,也就是‘氵’,酉时会就是‘氵’和‘酉’字相合便成‘酒’字。
所谓一理通百理明,有一人点拨一下,其余的人立刻开始明白了谜底为什么是有好酒卖,此刻即便是不明白的人也懂了,有的人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细读诗书不用言也就是说‘读’字不要‘言’旁,也就是‘卖’字。</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