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眼角一抽,似乎被这个词给刺痛了,他瞪了一眼赵旸,不悦道:何谓苟延残喘?!
赵旸耸耸肩道:不思厉兵图志、一雪国耻,只想着偏安一隅,外患不敌、内斗频频,这不叫苟延残喘又叫什么?
……细说。赵祯一脸惊疑不定。
听到这话,赵旸的表情忽然有些尴尬,半晌讪讪道:呃,这段历史,其实我也并不是十分了解……
赵祯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你不是说你看过宋史么?
我是说我粗略看过。赵旸看了一眼赵祯,表情古怪地解释道:两宋的历史在后人看来就是一段‘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的历史,若不是专门研究古史的,有几个是真的对这段窝囊的历史感兴趣?翻翻秦汉、隋唐以及明朝的历史不好么,何必添那个堵?
……
赵祯忽然联想起了前些年的三场惨败,心中又羞又气,半晌才咬牙道:说你知晓的!
见他这幅表情,赵旸也怕刺激过头将这位赵姓天子气晕过去,低声试探道:那……就从北宋覆灭开始说?
……
赵祯瞪了赵旸一眼,但却没再说什么,看来也是默许了。
可见,这位赵姓天子也想知道他大宋到底是因何而亡国。
于是,赵旸便将北宋末年金国攻入汴京导致北宋灭亡的这段历史简单地告诉了赵祯,而为了让赵祯深刻体会这段历史的耻辱,他有意没有略去金军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三千多人掳走的这件事,更提及了何谓牵羊礼。
奇耻大辱!
赵祯果然气得浑身发抖、喘息也变得尤为粗重,握着拳头咬牙切齿。
但为了不打断赵旸的讲述,赵祯咬牙忍住了发作,直到赵旸讲述到南宋名将岳飞在北伐收复失地之际,被十二道金字牌强行催令班师回朝,后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赵祯实在听不下去了,愤怒地一拍桌案打断了赵旸的叙述。
此时他终于明白赵旸为何那般看不上南宋,别说是后人了,就连他这个老祖宗此刻也是听得脑门冒汗、满腔怒火。
陛下息怒。赵旸一脸无辜地劝道。
息怒?你叫朕如何息怒?!
赵祯更来气了,在他看来这来自一千年后的小子分明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怒斥道:我大宋即使再不堪,亦是后世汉人的先人,难道你等就未曾想过洗刷耻辱么?
面对着赵祯的迁怒,赵旸摊摊手无辜道:我们那会,金国覆亡都八百年了……
……
赵祯为之语塞,半晌问道:为哪国哪朝所灭?
好消息是被南宋所灭……
赵旸想了想道:虽说是联合蒙古……但也算吧。
哦?赵祯眼睛一亮,满心惊喜地对南宋有所改观,然而还没等他开口,却听赵旸又补充了一句:坏消息是,之后南宋就被蒙古灭了。
殿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赵祯一脸铁青地盯着赵旸看,眼神中充满了警告的意味。
哈……
意识到自己玩火的赵旸尬笑两声,忙道:但那是一、两百年后的事了,如今距离‘靖康之耻’也还有七、八十年,只要大宋尽快做出改变,改革政策、奋发图强,这段历史必然能够避免。
哼。
赵祯轻哼一声,随即叹息道:变法图强……你以为朕未曾尝试么?数年前,朕便委任了范仲淹、富弼、韩琦主持变法……
范仲淹?赵旸耳朵竖起。
你知道?赵祯目光一瞥,随口问道。
老熟人了。赵旸笑了笑,解释了赵祯的疑惑:后世课本上就有他的文章,他那篇《岳阳楼记》,那可是要求全文背诵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难得的佳句啊……啧啧,当时花了我不少精力。
看着赵旸那仿佛心有余悸的神色,赵祯觉得有些好笑,点点头附和道:确实是难得的佳句。
他记得很清楚,范仲淹这篇《岳阳楼记》成文于两年多前,也就是庆历六年,那时范仲淹在邓州担任知州,不到一年,这篇文章便传到了汴京,传到了他耳中。
那时他也为文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佳句而动容,寻思将范仲淹调回汴京,奈何朝野阻力甚多,再加上他也吃不准范仲淹到底是忠心与否,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
而如今,他面前出现了一个来历离奇的小子。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