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你打报告我批条子
振华研究所内,主任办公室里,陈国华和邱宗岳两人坐了下来。
后者今天过来,自然是带来了好消息。
不过还是要先处理一下陈国华提出来的大肥猪问题。
邱宗岳得知此事后,直接替陈国华训斥了葛守志一顿。
并且还把陈国华定下来的八块肉这件事,改成了十块肉。
至于为什么他会那么大方,肯定是因为他今天带过来的好消息呀。
西门子公司和德州仪器两家企业再次拿出来了两笔订单,总共是一点六亿美金。
这一波,华润公司血赚。
陈国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高兴地笑了,旋即又询问了一下最近五十微米晶体管的问题。
得知最近半年已经没人采购五十微米晶体管了,笑容便逐渐收了起来。
领导,华润公司那边有没有收集到关于IBM公司、德州仪器他们这些企业的晶体管研究进度的资料?
这个信息还十分重要的!
只因为陈国华还想着拿出五微米晶体管,狠狠地赚一波,同时误导他们继续在晶体管尺寸缩小这条道路上面继续狂奔。
光刻机、离子注入设备等相关跨时代机器,陈国华只想捂得越严实越好。
自从成立振华研究所之后,陈国华之所以仅仅只是跟107工厂等军工企业合作,便是出于保密的考虑。
只有军工企业,才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在杜绝了外界可能获知这些信息之后,那么华润公司才能够赚大钱。
此前的后厨爆炸事件,已经过去了那么长的时间,童敬之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而陈国华也没有从华润公司收集到的资料里得知任何光刻机被泄露的线索。
但这么多家半导体公司、计算机企业等,他们都不再采购五十微米晶体管了。
即便是因为有IBM公司、克雷公司、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等三家企业采购了芯片的原因。
可也不是其他公司不再采购晶体管的理由啊。
难道是他们同时撑不住了?
要不然就是他们发现了什么情况,或者他们已经突破了五十微米晶体管技术。
陈国华更加倾向于后者。
可没有任何资料的话,无法作出精准判断。
没有啊,他们已经很努力收集资料了,但目前并没有
听到邱宗岳的话,陈国华沉吟片刻,道:
领导,我建议半个月后,解除五十微米晶体管的采购数量限制,价格就定为一百美元一枚。
为什么?
邱宗岳顿时好奇地问道。
陈国华简单解释了一下自己的猜测,而且也说了时间过去那么久了,人家研制出这样的技术,一点都不奇怪。
但目前他有点拿捏不准的是:外国那边是否已经知道我们有光刻机的事儿?
你是说光刻机非常重要?
听到陈国华的话,邱宗岳的神色已经十分严肃了起来。
早之前,邱宗岳就听陈国华提起过光刻机是一个划时代机器,保密级别比蘑菇蛋还要高。
但当时邱宗岳并不以为然。
可是现在,伴随着华润公司赚回来了那么多外汇,光刻机的重要性早已经凸显了出来。
试想一下,外国人还在使用一百微米晶体管的时候,内置的芯片也只是一百枚晶体管以下。
然而内地这边却已经使用上了内置两千枚晶体管的芯片,甚至还能够生产制造出内置上万、十万枚晶体管的芯片。
双方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光刻机、离子注入设备等机器的重要性就更明显了。
也因此,邱宗岳这会儿才会更加紧张了起来。
陈国华翻了个白眼,道:
领导,有些话,我很早之前就跟您说过了,只不过您自己觉得我是开玩笑,甚至觉得我的话不可信,呵呵!
这句话,顿时让邱宗岳尴尬不已。
好了,我认识到错误了,翻篇了行不?
见此,陈国华也没有再逮着对方说个不停。
反而是严肃起来,道:
领导,反正现在我们无法掌握外国的那些具体信息,但是不要紧,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这边。
等五十微米晶体管的采购限制解除之后,我们看一看他们的反应
实在不行,我们就及时把五微米晶体管早点放出来,免得翻车
邱宗岳闻言,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为什么不直接把价格降到五十或者二十美金?
领导,万一我们判断错误了呢?
听到陈国华的反问,邱宗岳顿时尴尬不已。
是啊。
如果那些外国公司并没有解决五十微米晶体管技术问题,或者说无法实现量产,那么价格降得太厉害的话,不就是便宜了他们吗?
要知道,五十微米晶体管的成本只会更高。
这一点,其实跟投影式光刻和遮蔽式光刻有点类似。
后者的成本会很高,但前者的成本却会降低很多很多。
确定了这件事之后,邱宗岳便抓紧时间跟上面领导汇报去了。
基本上来说,陈国华的判断应该不会出错。
更何况,不管如何,也不会亏本。
来来来,又来活了!
从办公室出来之后,陈国华又招呼林志武他们二十人,赶紧来之前的临时实验室,开始干活。
主任,这次是多少枚芯片呀?
听到来活了,林志武他们一个个都眼睛雪亮。
只因为赚钱的话,他们最是开心了。
来一单就是八千万美金啊,这样的外汇,简直比银行的印钞机还要牛逼。
两千枚芯片,大家都努力一把,明天有十块肉,后天我再让后厨继续加肉,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陈国华的话,让大家都十分来劲儿。
但兴奋过后,却又吐槽了起来:才两千枚啊?
有点少,像鸡肋一样。
可陈国华却瞪眼:
你们都心高气傲了是吧?瞧不起这两千枚芯片?都给我收起你们那点小心思,好好干活,成品率只能提升不能够下降,听到没有?
听到了!
见到陈国华如此严肃的样子,众人都不敢打马虎眼。
毕竟陈国华要是生气的话,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反正截止目前为止,还没人敢跟陈国华对着干。
叮嘱好之后,陈国华又去了其他实验室。
转眼第二天,陈国华正在实验室内,写着关于电子倍增器的设计方案,门口那边,邱宗岳再次登门了。
昨天才来过一趟,今天又来?
领导,是不是有啥好消息呀?
随着邱宗岳走进实验室,其他研究员都已经竖起了耳朵,偷偷地听了起来。
只不过,邱宗岳却摇摇头,表示去办公室那边说。
陈国华只好赶紧离开实验室,两人一起去了办公室那边。
办公室内,邱宗岳带过来两个消息,一个是关于西门子公司可能已经研制出五十微米晶体管技术的猜测说了出来。
关于这一点,从欧洲那边传递过来的消息,也不是非常准确。
尽管西德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这只是针对北美和莫斯科罢了。
如果是华润公司他们想要获得信息的话,还是很有难度的。
不过,陈国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基本上可以断定,西门子公司已经拿出来了。
只不过他们没有对外公布罢了。
然而公布与否,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
反正该知道的公司,肯定已经知道了,甚至是非常详细的细节。
众所周知,北美那边的情报机构跟很多资本公司是勾连在一起的。
只要肯花美刀,那么情报就只是商品罢了,明码标价,童叟不欺。
所以,IBM公司也好,克雷公司也罢,亦或者是德州仪器公司,他们都已经心照不宣了。
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乐意花那么高的价格来采购华润公司的芯片了。
只因为他们现在还无法降低遮蔽式光刻的成本,否则的话,根本不可能当冤大头。
既然这样,那么我昨天的那个建议就可以改一改了,直接降价到一美元一枚。
嘶!
邱宗岳闻言,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表情吃惊地看着陈国华道:
怎么突然降得这么狠?
陈国华无奈地说道:
如果不降得猛一点,他们不会花钱采购的啊,我们已经没必要再捂着这些技术了,应该大降价,让人家赚一点点
价格便宜了,那么他们才会花钱进行大采购。
有了廉价的晶体管,他们才会有足够的试错成本去攻克遮蔽式光刻。
现如今的北美地区也好,西德或者东京也罢,他们在遮蔽式光刻的技术,也仅仅只是百分之十左右的成品率。
换句话说,在五十微米晶体管十分昂贵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多少利润。
但如果是一美元一枚呢?
那么德州仪器、克雷公司他们都有得赚,甚至仙童半导体、埃克特莫契利计算机公司等企业,他们也能够活下来。
这个时候,陈国华并不需要把这些掉队的企业给弄死。
只要让他们还能喘口气,给IBM公司、克雷公司等企业制造一些紧张感就足够了。
并且,仙童半导体这些公司死了之后,甚至有可能更早地催生英特尔公司。
众所周知,英特尔这家企业在后世享誉全球,是半导体行业和计算机行业内的巨头之一。
而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便是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和安迪戈洛夫。
没错,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创始人之二便是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
按照原时空的历史,他们两人将会在六八年的时候,创立了英特尔公司,安迪戈洛夫这位犹太人也随后加入进来。
英特尔之所以牛逼,还是在安迪戈洛夫成为首席执行官之后的事儿。
这个时空,陈国华当然不担心了。
可架不住蝴蝶效应啊。
就好像克雷公司一样,现在已经出现了,说明北美的计算机行业已经跟原时空有了很大的不同。
所以,现在陈国华需要的是诸神混战的北美计算机市场,而不是一超多强的稳定格局。
领导,即便是一美元一枚,我们也是能够赚不少钱的.
只不过,我们会比较辛苦罢了。
听罢陈国华的分析,邱宗岳除了竖起大拇指,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的震惊和欣赏了。
前者对于全局的把控力度,是非常强大的。
反正邱宗岳是自愧不如。
既然如此,那么邱宗岳肯定会把陈国华的建议转述给上面的领导。
而接下来的第二个消息,却是关于从东京过来的富士公司和东芝公司分别采购两千枚芯片的事儿了。
他们也要采购芯片?并且还是两千枚?
陈国华闻言,顿时挑眉,惊讶不已。
一家公司便是两千枚芯片,两家就是四千枚芯片,这是大客户啊。
要知道这两笔订单,可以让内地收益三点二亿美金啊。
从邱宗岳口中,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陈国华却突然说道:
领导,刚才一美元一枚晶体管的建议,要往后延迟半个月,最起码要等到富士公司和东芝公司这两笔订单结束之后才能够对外公布
听到后者的话,邱宗岳也点点头。
不过肯定应该先给进行上面汇报,具体后续如何,只能够静待事态发展了。
等邱宗岳离开之后,陈国华又来到了临时实验室。
伴随着他把两个大订单的事儿宣布了出来,整个实验室内的二十名研究员,全都欢呼了起来。
隔壁的大教室里面,顿时羡慕不已。
因为他都知道了,只要是有欢呼声,基本上都是有好事儿发生。
加上富士公司和东芝公司的四千枚芯片,目前临时实验室这边需要生产六千枚芯片。
任务繁重!
但好在林志武他们这群人都已经是熟练技术芯片工程师了,再次制造芯片的话,那也是手拿把掐的事儿。
现在有了六千枚芯片的订单,伱们都可以好好制造一番芯片了,不会再有人嫌弃说订单太小了吧?
听到陈国华的话,大家哄堂大笑。
昨天下午嘀咕那句话的研究员,此时更是臊红了脸,不敢再吱声了。
打脸的速度来得太快了!
毕竟昨天下午才嘀咕了一嘴,今天上午就又来了四千枚的大订单,总共六千枚啊,需要忙活好长一段时间了。
陈国华也乐呵呵地笑着,旋即用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有了订单,那么你们的成品率都给我提升上来,有什么好点子都不要藏着掖着,我们振华研究所不会吝啬那点奖励
从临时实验室出来之后,陈国华便又去了其他实验室。
当天中午,两间食堂已经热闹开了。
浓郁的肉香味,在食堂这边散开了。
田文昌看着旁边的林吉祥,惊叹不已地说道:
原来我们也有十块肉啊,咱们这单位也太好了吧?
后者便是当初穿着草鞋拦住陈国华询问厕所怎么走的那位大学生,此时他一脸傻笑地点头附和道:
对啊,十块肉啊,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到这么多的肉,呜呜.如果去年我娘能吃到一块,她也不会带着遗憾离开了.
笑着笑着,林吉祥便哭了出来。
看见对方落泪,田文昌心里也很难受。
去年是什么日子,住在城里的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住在农村的,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可太清楚了。
你们咋地了?有肉吃还哭上了?
此时的陈国华,也刚打了肉,笑呵呵地准备找位置吃饭。
结果看到有人哭了出来,顿时有些疑惑。
看到是林吉祥之后,陈国华对此人很有印象,毕竟之前如果不是对方的话,他可没有跟这些大学生见面,也不会给他们灌鸡汤。
主任,我.
林吉祥和田文昌两人看到是陈国华之后,顿时慌乱了起来。
特别是前者,此时更加尴尬羞愧,想要解释却嘴笨,一时间词穷,说不出话来。
这很正常。
特别是一些没有自信的人,他们在看到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总是在关键时刻卡壳。
行了,先坐下来吃饭吧。
陈国华一眼就看出端倪了,所以先吩咐对方两人先坐下来。
他也没有离开,就坐在两人对面,算是趁机了解一下最近刚入职的这批大学生,他们目前的情况。
自从这一百四十位大学生入职之后,平时除了在食堂碰见之外,其他时间,陈国华就没有怎么关注了。
在振华研究所,并没有小食堂,只有大食堂。
不管是陈国华还是邱宗岳,只要是在这边吃饭,都是在大食堂,大家一视同仁。
当然了,后勤部门的那些工作人员,他们的伙食就相对差了一些。
但对于这一点,后勤工作人员也没有什么不满。
对比其他单位,他们已经很不错了。
听说在大西北那边的蘑菇蛋项目,保卫科更惨,一直都没有油水,还得天天去野外狩猎黄羊,来给科研人员补充营养。
但大西北那片地方,十分荒凉,气候条件还很差,想要狩猎到黄羊等猎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们都入职有一个多星期了吧?怎么样?觉得我们振华研究所如何?
坐下来之后,陈国华便跟田文昌和林吉祥两人笑呵呵地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