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奇书屋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78章 ,喜得贵子(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178章,喜得贵子(求月票)

大哥,你能不能别又来吓唬我啊?你好讨厌啊,大嫂你帮我管一管他

陈小月闻言,顿时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边儿上,于沫离、陈小梅她们顿时都乐不可支地笑了起来。

对于她要去参加会计考试这件事,大家都是挺赞同的。

只不过她自己不喜欢,毕竟考会计的话,就只能够上夜校了。

否则的话,就是在家自学了。

但是在家自学,她自己的自制力的话,讲真的,还是差了一点。

而如果去夜校学习,她又不是很乐意。

所以,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考上中专或者高中。

中考的时候,她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上,能不能考上,还得等成绩出来了才知道。

陈国华闻言,没有再继续笑话她了。

只不过,却在这个时候,于沫离突然表情痛苦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刚才笑得太厉害了,所以导致她现在肚子疼。

而云婉裳和胡萍姑两人都很有经验,忙不迭地来到于沫离身边,开始检查了起来。

主要是看看羊水有没有出来,同时也是关心于沫离的身体情况。

三小只在旁边十分紧张,都想要帮忙。

而陈国华则是冲他七姐说道:姐,快去隔壁喊一下老闫,让他帮忙开车。

同时,他自己又对陈小月说道:老二,伱和老三快去回我们那边,把客厅里准备好的两个包裹给提过来

吩咐完之后,他自己又去了提了一个暖水壶。

然后就准备出门了。

家里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于沫离有云婉裳和胡萍姑两人帮忙搀扶着,都省了陈国华不少事儿。

帮不上忙的陈恭禄和陈援朝俩爷孙,只能焦急地干瞪眼。

很快,闫守春已经穿戴好,坐上了驾驶位。

而陈国华则是坐到了副驾驶上面,后面则是挤着胡萍姑和于沫离两人。

主要是后者的肚子很大,她又很疼,肯定无法再坐下更多人了。

云婉裳年纪也上来了,肯定是胡萍姑帮忙照顾于沫离会更好。

于是,陈国华他们坐车前往附近的解放军总医院,而陈恭禄、云婉裳、陈梨花等人则是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

夜晚的解放军总医院,来问诊的病人并不多。

类似于沫离这样的孕妇,倒是来了一个,人家比陈国华他们来得还更早一些。

产房还有一个,所以倒是不急。

只不过,医院晚班值守的医生并不是很多。

见此,陈国华直接借用了医院的电话,给季文梅打了过去。

这个时候,能够帮助到他的,就只有季文梅教授了。

或许他可以直接打电话给邱宗岳帮忙。

但后者肯定还需要再联系其他人,因此陈国华还不如直接联系季文梅教授呢。

季文梅接到电话之后,当即便表示没有问题,她会马上带人过来。

她自己本身就是中医,加上又是京城中医药大学的教授,所以她来当这个接生婆,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她毕竟上了年纪,站一旁指挥会更好。

梅姨,现在的情况是茉莉她很痛,表情也十分痛苦,您知道如何缓解一下她的情况吗?

陈国华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吐字清醒,描述准确,希望不会让对方误判。

现在总医院这边又没有医生,如果不自救的话,那只能够听着于沫离自己痛苦地嚎叫了。

这绝对不是陈国华愿意听到或看到的一幕。

唯有自救才行。

我之前教茉莉的一种按摩手法,你还记得吗?

听到电话里的声音,陈国华瞬间就想到了之前季文梅跟于沫离两人的教学场景。

当即他便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那你就按照我之前教的那个手法,记住不要太用力,慢慢缓和一下,我很快就过来了.

好的,梅姨,我的司机闫守春同志应该很快就会到您那边,麻烦您了.

打电话之前,陈国华就已经让闫守春提前过去了。

挂断电话之后,陈国华就来到了于沫离这边,开始给她进行按摩。

云婉裳、陈恭禄他们也很快赶到了医院这边。

看到陈国华没有离开总医院,反而在这里傻等,不由急忙道:

为什么不去隔壁的协和医院?在这里等着的话,哪里会有医生过来呀?

娘,我已经通知了梅姨,她会过来的。

陈国华简单解释了一下,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现在这个时间点,跑去协和医院,估计也差不多。

大部分医生上班都是白天,夜晚值班的医生,肯定不会很多。

加上现在也没有急诊室,所以哪里会有多少医生呢?

六十年代的医疗系统还在慢慢建立、完善,甚至这个时候,农村地区都是没有卫生院的。

如果村子里凑巧有赤脚医生的,那都是非常幸运了。

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赤脚医生,从城市走向农村。

这些赤脚医生都是经过为期三个月到半年左右时间培训合格的中专生或者初中生,然后被派遣前往医疗条件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

所以,这个时代的农村,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

而城市的情况虽然相对较好一些,可也一样,医生并不多。

众所周知,解放军总医院成立的时候,仅仅只有四十名医生。

而且这些医生还全都是从隔壁协和医院过来的。

主要是五十年代初期,当时的协和医院是整个京城医术最好的医院,没有之一。

因此很多病人都会跑去协和医院那边问诊,就连很多外国来的客人,有什么头疼脑热,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协和医院。

所以,去协和医院的人,特别多,直接就引发了一个特别难以解决的问题。

有个词叫人多口杂。

在当时,协和医院接待的病人范围太广了。

外国人也有,普通百姓也有,就连许多高级军官、干部也会到协和医院去看病。

如此多的人混杂在一起,绝对是最容易出现事儿的时候。

比如,这个时候,有特务来到协和医院,特意探听机密的话,那就十分容易了。

于是,总医院就应运而生了。

只不过,当时五三年的时候,301医院,也就是总医院刚成立那会儿,协和医院答应的八十名医生,却是迟迟没有完全到岗。

就只来了四十人,还都是不情不愿的那种。

这些医生是总医院这边借来的,伴随着这些年的发展,肯定也还回去了部分。

而到了现在,总医院的医生依然不多,晚班值守的医生少,也十分正常了。

因此,陈国华才不会想着去协和医院那边,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有这个折腾的时间,还不如直接请季文梅呢。

至于说,为什么不请那些有经验的接生婆呢?

陈国华除非脑子有泡,不选择季文梅,才会去喊那些不太熟悉的接生婆。

云婉裳闻言,顿时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而且也没有等太久,季文梅终于来到了。

不只是她一个人过来了,她还带了两位女同志。

陈国华见过她们,她们都是于沫离的师姐,年龄都是三十多四十岁左右。

有她们三人帮助于沫离接生,那可真是太好了。

不过,胡萍姑和陈梨花两人也都留在了产房里面,算是帮忙打打下手了。

直到这个时候,总医院这边的小护士,这才带来了一位医生。

结果得知是季文梅在产房里面之后,顿时扭头离开了。

季文梅在京城医生圈子里面当然不是无名之辈,刚才这位扭头离开的医生,当年就是季文梅的学生。

因此,人家一听说是老师在里面,哪里还会继续待着啊。

陈国华不知道具体情况,因为医生是在产房里面,被季文梅给赶出来的。

作为总医院,晚上值守的医生那么少,不知道跟上面反映情况的吗?

毕竟万一出个紧急情况的话,可怎么办?

更别说,今天晚上来总医院的孕妇就有两人,结果却是只有一个值班医生,简直了。

一直蹲守在产房外面的陈国华,对于今天晚上的遭遇,当然也挺心急如焚的。

也就是他的人脉关系相对好一点,其他普通京城市民遇到这样的情况,真的就只能是找接生婆接生了。

事实上,在五六十年代,很多人都是习惯找接生婆接生婴儿的。

倒也不是去医院支付不起这个医药费,而是医院资源本身就较为紧张。

其次便是这个时代的女性身体素质都更好,她们经常劳动,代代传承下来的便是生产完第二天直接就下床干活了。

所以她们直接是接生婆接生便可以了。

更有甚者,直接就是让婆婆跟妯娌帮忙接生,或者是自己生下来之后,自己解决的。

反正强悍的母亲,在这个时代相对较多。

就好像现在的高考,没多少紧张,后世的高考,全世界关注。

后世的生孩子,从怀孕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怀上以及在怀孕的过程中,还有产后的月子等等,那都是有着极为详尽的一套流程的。

产房里面,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但是却迟迟没有听到婴儿的叫声。

陈国华看了看还在等待中的云婉裳和陈恭禄,又看了看手腕的手表,不由对他们二老说道:

爹娘,你们先回去休息吧,现在都已经十点了.

没事儿,我们还能扛得住

老陈嘴硬地说道,要知道他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明年就六十岁了。

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人了,身体当然不会跟四十多那会儿一样了。

便是云婉裳,今年也已经五十七岁了,年龄都不小了。

陈国华摇摇头,冲不远处的闫守春说道:

老闫,你帮我送我爹娘他们回去吧,送回去之后,你也赶紧回去休息吧。

后者闻言,点点头就转身出去开车了。

三小只她们也不想回去,只不过陈国华态度强硬,都赶她们回去了。

于是,产房门口,就只剩下陈国华自己了。

小护士又来了一趟,陈国华一问,才知道另一位产妇已经成功卸货了。

所以,等了一会儿,又来了好几位护士,终于可以过来帮于沫离这边了。

唉!

总医院的医护人员,真的少啊。

其实陈国华似乎都忘记了,其实这个时代,有很多工厂里面,都有卫生院,甚至是小医院的。

比如其中的北汽制造厂,里面就有三位医生和十位护士呢。

也就是他们振华研究所目前还没有聘请到合适的医生,就只有一个医务人员小高罢了。

所以,这个时代的医院,跟后世那个时代的医院不一样,自然也就十分正常了。

说来说去,还是规章制度等不够完善,社会的实际情况,跟后世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到了晚上十一点的时候,于沫离终于生了,一个小男孩。

听着产房里那嘹亮的哭声,陈国华顿时露出了笑容。

虽然不是女儿,但带把的也不错。

又过去了一会儿,陈国华这才得以进入产房,看到了虚脱中的于沫离。

茉莉,辛苦你了,别起身了,好好休息

看到她的头发都湿透了,陈国华心疼坏了。

边儿上,瞅他眼里只有媳妇,却没有其他人,季文梅都忍不住开口道:

我说国华,你是不是不想看看你儿子呀?眼里就只有你媳妇是吧?

此话一出,顿时让于沫离俏脸一红,陈国华却跟没事人一样:

那个臭小子死皮赖脸地不肯退租,导致他母亲那么辛苦,我没揍他都算是好的了

说是这么说,陈国华还是起身来看了一眼小家伙。

于沫离她师姐帮忙清洗干净了小家伙的身子,虽说刚出生的孩子,浑身皱巴巴的,有点丑。

但,看着小家伙的时候,一股血脉亲情的特殊感觉,油然而生。

这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孩子。

边儿上,陈梨花凑了过来,笑呵呵地问道:

弟弟,之前就问过你了,现在应该给他取什么名字啊?

这句话,顿时也让季文梅、胡萍姑等人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给孩子取名这件事儿,云婉裳最有发言权了,但她却说,让陈国华和于沫离他们小两口决定就好了。

至于陈恭禄嘛,他要是取名字,那肯定是直接翻字典了。

七姐,这个你们之前也讨论过啊,简单一点就好了,就叫陈伟好了。

陈伟?

这个名字确实非常简单,不过这是陈国华的意思,那就这个名字咯。

也没有什么寓意,其实就是希望国家伟大,仅此而已。

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于沫离还不能够下床。

不过胡萍姑留下来帮忙照顾她,倒是省了陈国华很多事儿。

其实,陈国华自己倒是希望可以留下来的。

但他毕竟是一个大男人,不方便照顾。

何况,胡萍姑和陈梨花都在呢,也轮不到他来照顾。

当然了,陈国华也没有回翠花胡同,而是在医院住了下来。

第二天,陈国华醒来的时候,闫守春他们都已经到了。

云婉裳正抱着她的小孙子,旁边的陈小月她们都在笑眯眯地看着,逗弄着小家伙。

但才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睁眼没一会儿,就要睡觉了。

要不然就是哭着要吃奶或者要拉粑粑了。

陈国华没有待多久,草草吃过早餐之后,就去上班了。

振华研究所门口,马明伟看到陈国华大早上就拿着花生瓜子,递给了他,不由惊讶不已:

陈主任,今儿是什么情况?还有这样的福利?

呵呵,我媳妇给我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大家沾沾喜气

花生瓜子是他特意回家一趟拿的,毕竟他现在都是由闫守春接送上下班,所以从家里拿这些东西,才不会被老闫发现。

儿子出生了,这肯定是好事儿啊。

马明伟等人顿时都喜滋滋地给陈国华道贺了起来。

从去年十月初到现在,已经完完全全是足月了。

所谓的十月怀胎,其实很少会足月的,而且这个所谓的十月,其实就是九个月罢了。

实际上的孕期是四十周或者两百八十天,小家伙是在他母亲肚子里住够了差不多两百八十天的。

老陈,你媳妇生了?还是一个大胖小子?

随后赶来的薛晋权、章济川、万庆萱等人,顿时把陈国华给包围了起来。

他们这群兼职大学生,在暑假期间,就完全是全职了。

所以每天都会从北大寝室那边一起过来振华研究所上班。

陈国华对他们的安排,就是完成光刻机这个层面的研究。

论起来,薛晋权他们这五十名北大学生,在芯片制造和晶圆制造的技术层面,已经学习超过一年了。

毕竟他们可是从去年八月份军训结束之前,就开始接触了。

所以,在七月中旬的时候,赵孟引、蒋却民他们这一百五十名大学生从全国各地回来之后,就被陈国华一起安排到了光刻机等设备研发的实验室里面了。

他们的任务,就是研制光刻机、光刻胶、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