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惊动领导(求订阅)
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号,北汽制造厂,十一号仓库。
陈国华他们已经在这里熬了一个通宵,目前已经搞出来了几个试验品的高射炮弹。
这些炮弹里面都已经包装好了催化剂,也就是碘化银。
不过这些碘化银粒子,为了确保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尽量完全散播开,全都做了特殊处理。
尽管只是四个试验品,但陈国华他们都十分兴奋。
要不是现在没有高射炮,否则的话,高低也要测试一下。
陈所长,您一直没睡觉么?
行军床上,有二十位轮流休息的工人,刚起床。
看见陈国华依然在一线指挥,甚至是亲自参与到研发生产当中,不由惊讶地问道。
从昨天下午开始,直到现在,这会儿都清晨了。
不少人都轮流睡了几个小时,结果就陈国华一直没睡觉,现在看起来也还挺精神的。
对,我们一直在旁边,陈所长绝对没休息,不知道多精神呢
旁边有几位工人乐呵呵笑道。
陈国华闻言,却道:
别贫嘴了,赶紧吃点东西就过来生产了,我们早点弄完,早点结束。
一个夜晚过去了,技术也都摸透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趁热打铁。
工人们闻言,也没再说话,沉默着干饭,然后干活。
饭是陈国华吩咐保卫科的叶茂昌,让他去食堂那边买来的。
这一次的项目科研经费不多,但让大家吃饱一点,还是可以做到的。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小时,门口那边,段云平等几位领导出现了。
小陈,我听说你们昨晚一直没停下来过?怎么回事?
段云平还是很关心这个项目的,但也更关心大家伙的身体。
毕竟十一号仓库里的这些人,全都是北汽制造厂的宝贝,损失一个,都不行。
领导,您来了,来,我给您看个东西.
陈国华却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领着几位领导,直接来到了存放炮弹的地方。
上面已经静静地躺着五枚炮弹了。
一个晚上,你们就制造出来了?
薛亚军干瞪眼,惊讶不已地指着炮弹问道。
其他几位领导也同样十分吃惊,好家伙,陈国华这小子的速度,真不是一般的快啊。
对,估计今天上午我们就能拿出地面烟炉的的烟条棒,下午的话,火箭弹也可以拿出来了
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明天我们就可以开始测试了
陈国华微微一笑,自信地解释着道。
嘶!
段云平等领导们,全都齐刷刷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同时他们的瞳孔也在放大,很明显都被陈国华的话,给震惊到了。
特别是段云平,他可是知道气象局那边的科学家们,一个个都还在冥思苦想,抓耳挠腮呢。
结果陈国华这边却在短短一天一夜不到的时间,就已经把这三样东西都拿出来了。
确实不是一个层级的!
你不是说五天时间么?咋这么快?段云平被这个意外的惊喜砸晕了,老半天才反应过来,不敢置信地询问道。
就在这个时候,田敬业却突然问道:
小陈,不会是伱这个炮弹,它的辐射散播效果一般吧?
他这个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陈国华仅仅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造出来了,那么它的效果一般,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中科院和气象局那些物理学、化学等教授、研究员,他们都研究一周多的时间了,现在都还没什么头绪呢。
这么对比下来,就好像就只有田敬业这个解释,才能说得通了。
段云平、薛亚军等人闻言,也是目光担忧地锁定了陈国华,希望不是这样吧。
领导,你们放心吧,技术资料就在这里,效果就是按照我之前设计的误差不会超过百分之零点二
陈国华自信满满,领导们虽然心里多少还有些疑惑。
但也像陈国华所说,明天就可以测试了,现在担忧那么多干嘛呢?
再说了,即便是明天测试无法通过,那也才第三天啊,他们还有时间继续改进呢。
于是段云平他们这些领导,开心地离开了十一号仓库。
这会儿正是早晨上班高峰期,不少工人刚回到厂里面,就看到好几位领导从十一号仓库出来。
顿时都瞪大了好奇的目光:领导们也太关注这个项目了吧?
而范新河、刘长佑等科室主管,也都看见了这一幕,心里更加好奇了。
特别是食堂主任,他可是听说了,一大早就有保卫科职员买走了不少早餐呢。
其实所谓的早餐,也只是窝窝头、玉米面粥、萝卜干等之类的粗粮。
什么馒头油条之类的,还真没有。
那些车间主任们,特别是那几家被抽调了不少工人的主任,瞅见这一幕就来气。
陈国华这个强盗,每次都这样。
过分!
外界的议论,并没有传到陈国华耳中。
即便传了进来,刚巧被他听到了,他也会当作不知道的。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能阻止得了别人说话的事儿么?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呢。
半上午的时候,十一号仓库再次欢呼了起来,因为地面使用的烟条棒也已经成功制造出来了。
接下来,就只剩下火箭弹了。
同志们,再接再厉,我们必然能成功!
陈国华鼓励了一下大家,而此时的众人,热情已经拉满了。
该说不说,陈国华提供的技术确是非常牛逼的,步骤也是十分详细的。
何况,还有陈国华亲自指导,一步步进行确认制造。
尽管中间有出现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失误了,甚至有好几位工人的手都烫伤了。
但这点小伤,大家都没放在心上。
现在已经成功研制出了两种催化剂的使用办法,那就更好了。
在大家投入到热情的技术攻坚战的时候,马云禄来找,陈国华只能暂时先离开一下了。
配件研究车间,陈国华走进来之后,钱振鹏还想八卦一下来着。
结果被陈国华瞪了一眼,只能收起八卦的小心思,认真工作了。
混料机的技术要点,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你们得要记牢啊,而且要是忘记了,不是可以相互讨论和翻书么?
这不是闭卷考试,这是科研啊,同志们,你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全身心投入进去.
听着陈国华的训斥,钱振鹏他们却是在心里泛起了嘀咕:你以为个个都像你,记忆力那么好啊?
很多技术要点不是说讨论了就可以了,脑子会了,手不会啊。
真要是有那么简单,岂不是说大家伙看到别人的战斗机了,自己把图纸画出来,然后就可以造出来了?
训斥之余,陈国华还是赶紧给他们进行技术指导。
忙碌了一个小时,他这才急匆匆地返回十一号仓库。
临近中午的时候,门口有人来送饭了,不是保卫科的人,更不是食堂的人,而是他母亲和他大嫂两人。
其实于沫离和陈小月她们也想过来的,但她们还需要上学,送饭的事儿,就由云婉裳和胡萍姑两人完成了。
娘,大嫂,你们怎么来了?
仓库门口,陈国华十分惊讶。
但云婉裳却心疼地看着他,你都瘦了,这才两天而已,你不要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啊,再忙也应该要吃饭.
我没瘦啊,我身体好着呢.
陈国华呵呵说道。
即便他一个夜晚没睡觉,刚才也仅仅只是眯眼了半小时,但现在已经是满血状态了。
十八岁的身体,果然是精力充沛。
三下五除二地解决午饭,有鸡汤还有米饭,十分好吃。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是两人一起来送饭?
不过,吃饱喝足之后的陈国华,也没什么时间去想这些。
只是叮嘱他母亲和大嫂,回去慢一点,然后就转身进了仓库里面去干活了。
云婉裳和胡萍姑两人对视一眼,无奈地摇头,只能先离开了。
中午的时候,段云平他们又来了一次,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并没有进来仓库打扰陈国华他们。
只是站在门口观看了一下,简单询问了一下门口的保卫科职员,然后就离开了。
下午三点的时候,十一号仓库再次爆发出欢呼声。
门口守着的余懋成和王怀水两人,顿时惊讶地往里面看去。
只见陈国华他们全都在高声欢呼,表情十分激动。
看来是已经研究出来了?
余懋成两人很好奇,但也知道自己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何况,就算问了,估计陈国华也不会跟他们说。
仓库里面,欢呼过后,陈国华平静了一下,笑着冲大家道:
既然我们都已经把火箭弹给造出来了,那么接下来再接再厉,多制造几个,同时也是再熟悉一下技术.
按照我们现在还剩下的原材料,那么还能再造十个左右.
大家伙努力一把,我们明天测试的时候,就一次过,好不好?
当然好了!
工人们的激情都已经被调动了起来,必然会听他的话,直接趁热打铁地把活给干完了。
尽管这一次的工作任务,只有短短的两天一夜的时间,但也已经足够让他们记住一辈子了。
真的是酣畅淋漓的科研活动啊,太爽了。
更何况,等明天测试结果出来之后,他们这些参与的工人们,肯定也会有奖励。
啧啧,难怪以前一直说,大家都很想跟陈国华呢。
嘿,真是爽啊!
随着工人们的技术越来越熟练,陈国华也放下了担忧。
还剩下的五个火箭弹,他就没有留下来继续盯着了。
而是起身离开了十一号仓库,直接去找段云平了。
后者很快知道了此事,当即便欣喜地跑过来仓库这边查看。
果然,存放烟条棒、炮弹和火箭弹的铁盒子里,已经整整齐齐地码放好了不少。
好好好,小陈你这次是干得真不错,明天测试的时候,就看你的了.
段云平十分高兴,已经在幻想明天的好事了。
陈国华也是面露微笑,表示自己绝对没有问题。
老段看了一会儿之后,就马上宣布,他等下就去安排食堂那边,给大家加餐。
工人们闻言,直接欢呼了起来。
加餐两个字,就足够了。
对他们这些工人来说,能吃饱,如果还能喝一点的话,那就更加满足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下的五枚火箭弹也已经制造出来了。
等把火箭弹这些催化剂制备全部存放好之后,陈国华随即便解散了众人。
可工人们却有些不舍了。
尽管食堂那边的‘加餐’还在等着他们呢,但他们这会儿却是脚下长了钉子,希冀地看着陈国华:
陈所长,我们下次还能再参加您的科研项目么?
对,陈所长,跟您干活,实在是太爽了,我们还想继续跟着您.
虽然我是一个大老粗,也没有文化,但只要陈所长您一句话,我老李头保证第一个过来.
工人们一个个都拍着胸脯说道。
大家都不是傻子,回到原本的车间干活,工资什么的都不会有什么变动。
然而,却也不会有什么奖励。
因为那是完成工厂的任务指标,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可能也就是像去年一样,到了年尾春节前,领一斤半的猪肉罢了。
但是,跟着陈国华却又不一样,不提等下他们即将要领的加餐,就说之前荣师傅、夏师傅、王师傅他们那些工人,那可是分到了几次猪肉的呢。
所以,与其回到车间那边,不温不火。
还不如跟着陈国华混,还能多吃一点肉呢。
搞不好,到时候甚至还有什么荣誉奖章之类的,或者直接奖励自行车、手表等等。
大家的意思,我明白了。
陈国华闻言,倒是有些意外,但旋即转念一想,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现在是没有什么项目了,如果下次还有其他项目的话,我肯定不会忘记大家的
不过,你们回去之后,我希望你们保守秘密,同时也希望你们都能多看书识字.
提起这事儿,陈国华就有些无奈。
这些人当中,有一半都是只认识那么几百个字的,很多字都不认识。
五十年代初的时候,扫盲教育的漏网之鱼,大概就是他们这批人了。
当然了,认识几百个字,其实对他们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毕竟再多的字,他们也不常用到啊。
工人们闻言,有些羞愧地低头,也有人大笑着表示,他们就是大老粗,真要是认识几千字的话,那就是文化人了。
陈国华顿时哑然失笑。
认识几千字,就算是文化人了?
但他并没有指责什么,反正就是劝说了几句,多识字准没错。
如果下次还有项目的时候,我就专门挑那些认识一千字的八级工人,两千字的七级工人,三千字的六级工人.
听到陈国华这句话,工人们全都哑然了。
有些勉强还能达到标准的几位工人,倒是开心地咧嘴笑了起来。
而绝大部分工人,却都没有达标,这会儿真的苦恼不已。
但这份苦恼,很快就在食堂的时候,得到了释怀。
段云平给他们加的餐,赫然是每人一斤的猪肉。
虽说不算很多,但绝对不少了。
而且也没有卤好,但就算如此,他们也很开心,甚至这样更好呢。
罗科长,这个仓库就交给你们了,里面的东西,任何人都不能动。
十一号仓库门口,陈国华如是叮嘱着说道。
罗树江闻言,也是神情认真地点头。
这件事在北汽来说,绝对是目前的头等大事。
按照陈国华的说法,即便是一把手来了,也不能让他进去。
里面全都是设备和已经制造好的火箭弹等物资,断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确认之后,陈国华这才带着疲惫的身躯,去了一趟一把手的办公室。
段云平还挺心疼他的,只是简单聊了几句,然后就催促他赶紧回去休息。
对了,记得去食堂领一下你的猪肉,那是给你的奖励。
陈国华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食堂这边,他拿到了自己的猪肉,看似是一斤,实际上都不止一斤了。
而且肥肉居多!
虽说陈国华不喜欢吃肥肉,他还是很喜欢吃瘦肉。
但这也还好,陈小敏她们仨就很喜欢吃。
翠花胡同,看到陈国华归来,刚巧下班的邻居范太平,又笑着打招呼。
国华又买肉了啊?听说你昨天晚上没回来?你又在做什么科研项目啊?
这邻居特喜欢唠嗑,总想着分享一些情报什么的。
去年冬天那次蔬菜的事儿,估计范太平都已经忘记了吧?
原本他不吭声,守住秘密的话,或许北汽制造厂那边还没发现什么呢。
他自己也能多吃一段时间的绿色蔬菜,毕竟能从鸽子市买到蔬菜,在冬天里,那绝对是一件美事。
结果他碎嘴,让陈国华给知道了。
后来在鸽子市里,自然是看不到蔬菜了。
对,我昨晚没回来,就是在厂里面忙工作.
遵循废话文学的主旨,陈国华主打的就是重复对方的话,让对方无话可说。
闲唠了几句,范太平好像打听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打听到。